中医古籍
  • 近半肝病感染患者因滥用抗生素发病

    通讯员 王其玲

    本报记者 吴亚芬

    早报讯 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但对自身体内的“环保”,很多人却不太重视。滥用抗菌药物,乱吃营养保健品,结果导致体内微生态失衡,引发难以控制甚至致命的感染。昨天,浙医一院领衔微生态领域首国家973项目正式启动,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郑重呼吁,为了自己的健康,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微生态,不要滥用抗生素,不要乱吃药。

    “来我们医院看病的许多病人,实际上是大量用了抗生素后,把自己体内的微生态破坏掉了,引起内源性感染,部分病人要占到医院感染病人的40%到50%。”李兰娟告诉记者:“我们每个人身体中有1270克(相当于1.5公斤)细菌,其中99.9%是厌氧菌,只有0.1%是需氧菌。这些细菌就好比排排坐,平常都坐在那里,都是人体正常需要的。但如果滥用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却把大量正常的细菌也杀死了。”

    正常的细菌一旦被杀死,就失去了抵御外来有害菌的屏障。本来平衡的微生态遭到破坏,就会引发新的感染。

    李兰娟院士就曾做过一组临床对照研究:60位因肝病引起的内毒素感染,症状主要表现是低热、腹胀、全身不适。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对他们进行常规治疗,另一组增加了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果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患者内毒素明显下降,证实了微生态制剂有助于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内毒素水平。

    李兰娟说,病人的机体也需要“环保”,稳定的微生态环境是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不当,导致微生态失调,就会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重型化。用微生态理论来治疗,就有了多胜算,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经过10余年努力,浙医一院肝病微生态的研究已居全国前列,该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领衔微生态领域的首个国家973项目——“肠道微生态与感染的基础研究”,将围绕感染这一世界性难题,从感染微生态学的视角,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提出感染微生态防治的新方法。

    这意味着对于广大患者来说,肝衰竭、器官移植术后感染和多种免疫抑制状态下的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将打开一扇新的生命之窗。(0610603)

更多中药材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