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酒的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酒为合乙醇的饮料。己醇对中枢的作用基本上与麻醇药相似,但由于它引起的兴奋期太长,大量则导致延脑麻痹而安全度不够,因而不能作为麻醉药。乙醇之兴奋并非真兴奋,乃大脑抑制功能减弱之结果。此时饮者丧失了其由教育和经验而来之谦虚和自制,同时其辨别力、记忆力、集中力及理解力亦减弱或消失:视力(中枢性)也常出观障碍。

    2、循环系统:中等量乙醇可扩张皮肤血管,故常致皮肚发红而有温暖感。但如恃为御寒药,实属不当。因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鸡皮疙瘩)为一种保护性反射;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皮肤血管扩张而使大量的热量损失,更增加冻死的危险性。中等量对心脏功能并无阴显影响。大量则可麻痹延脑中枢而导致循环虚脱。慢性酒精中毒之心血管障碍,有人认为与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有关。

    3、消化系统:饮乙醇含量较低之酒类(10%上下),可增加胃液分泌,胃酸分泌也增加,故溃疡病患者应禁酒类。小量低浓度的乙醇尚能增加胃的吸收机能。更高浓度(20%以上)乙醇内服则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40%以上则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喜饮烈性酒者多患慢性胃炎乙醇内服时所见的恶心、呕吐,主要是由其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产物--乙醛刺激了呕吐中枢所引起。

    4、局部作用:乙醇局部涂擦干皮肤,可加速热的挥发,故有冷感,可用于高热病人。高浓度乙醇能使细胞原浆脱才并发生沉淀,故有收敛及刺激作用。其杀菌作用以70%者作用最强,低于60%或高于80%者功效皆较低。

    5、体内过程:乙醇在胃肠适中吸收迅速,一般约有20%在胃中吸收,其余在小肠中吸收。空胃时吸收最多,CO2可促进其吸收。乙醇浓度较低之酒类,易于吸收,高浓度者吸收反较缓馒。进入体内之乙醇约有90-98%被完全氧化,放出高达7.1千卡/g的能量(介千脂肪与碳水化物之间)可为机体所利用。成人一般1小时可氧化乙醇9-15ml(约10ml),曾有报告1天内最多氧化380ml者。此氧化速度常较恒定,不受血中浓度高低之影响。大量饮酒,超过此速度,即蓄积而造成中毒。未被氧化的2-10%乙醇,主要通过肾、肺徘出。其他如汗、泪、胆汁、唾液也有微量毒性。

    6、急性中毒:轻者不过兴奋及呕吐,不需特殊治疗。重者陷入昏睡状态,应洗胃或注射咖啡因,也可用麻黄碱、苯丙胺等,并注意保温。

    7、慢性中毒:嗜酒成癖者对乙醇产生耐受性,饮量渐大,但有一定限度,一般只超过正常3-4倍,这是和吗啡不能比拟的。耐受性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受性降低之故。戒除时一般产生戒断现象。

更多中药材
  • 中药是治疗很多疾病比较有效果的药物治疗,那么便秘也是可以使用中药治疗的,但是中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具体出现它的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中药的作用。而且润肠是比较好的选择,那么润肠的中药有哪些呢?实际上应该是有很好的药材来通便的,那么我们还是需要来......
  • 尿布疹是婴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且无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有可能发生,出现了尿布疹以后,对宝宝来说是非常有伤害的,当然也需要妈妈们及时的给宝宝进行治疗,而中药材紫菜膏就有治疗尿布疹的效果,其实紫草膏是可以在家自己制作的,那么到底紫草膏的做法......
  • 紫草油是临床治疗烧烫伤的长备外用药,文献中有医院自制紫草油的报道,处方均为紫草、当归、地榆、黄芩、黄柏、甘草、白芷、冰片等多味药组成,以麻油加热提取。紫草油的临床应用慢性溃疡多发生于四肢及血液循环差的地方,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无论是急性或慢......
  • 金不换,原名为罗勒,别名金不换(梅州、潮汕),臭苏(潮阳),香菜仔(普宁),鱼生菜(汕头、揭阳),九层塔(普宁、揭阳、广州、汕头、潮阳),鱼生菜、香菜、九层塔、光明子、金不换(南澳),鱼香草、罗勒(惠阳)、兰香(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称为兰香)。......
  • 我们平时吃什么东西,一般只是取它的某一个部分,比如说苹果,我们只吃它的果实就可以了,而它的叶子还有还有树干都不是我们想要的;还比如说茶叶,也是只需要采摘下它的叶子就足够了,其他的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意义并不大;一般来说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样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