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国内中药专利时代

    近两年中国企业从行政保护成功获得类似专利的中药约有60多种,上市10年后获得的更少。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教授叶文才表示,“申请专利必有创新性,往往是国内企业软肋,完全走上专利之路还很漫长”。

    广药集团中一药业昨日宣布,全国销量最大的国产降糖药消渴丸在经历12年国家中药保护后,正式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家认为,此事意味着,我国的中药保护从行政命令时代向国际化专利时代迈进。

    据了解,“中一牌”消渴丸是上世纪80年代初完全自主创新的药物,已销售5亿瓶,累计使用人数超2000万人,目前年销售额达6亿元,是我国最大的国产糖尿病药物,仅次于德国拜耳公司的拜唐苹。

    消渴丸专利险遭抢报

    据中一药业总经理吴长海介绍,为保护消渴丸知识产权,十几年前根据中成药保护法规,先后申请了广东省中药保密品种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但近年来,随着药品注册政策的调整,药品的组分与工艺已向大众公开(但配伍比例不曾公开),该药行政保护也将于明年到期。因此,一些仿制药厂家蠢蠢欲动,有些甚至恶意抢报类似消渴丸的处方和工艺专利。“目前已经有56个仿制品等着上市,”吴长海透露,“其中也去申请专利的就有8家。”一旦被人抢得,“不但对中一是沉重打击,也将引发价格战,将优秀品种‘做死’”。

    中药企业专利意识淡薄

    我国97%化学药是没有知识产权的仿制药,作为“国粹”的中药状况同样不佳,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然而中药专利申报数量还不及日韩。

    有专家介绍,1993年以前主要依靠行政立法保护药品知识产权,此后新专利法开始进行专利保护,但多数中药企业还是愿意背靠行政保护“大树”。当然,中药因很多组方是公开的,专利申请难也是事实。而自加入WTO开始转变,目前基本已不再新批行政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越来越被重视。

    国际市场也给了中国企业压力。国外企业纯熟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国际通用规则,一方面利用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来获得中药专利,另一方面为了抢滩中国市场,在中国抢先申请的中草药专利已超过1000件,其中不乏“牛黄清心丸”、银杏等名药。

更多中药材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
  • 当时她就告诉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活动大劲儿了,我就是有的时候胃疼,疼一阵就过去了,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牙疼,疼一阵也过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觉,闷痛的感觉,上不来气儿,然后一会儿也过去了。这个地方疼的时候,家里就告诉我说,你这有可......
  • 他来找到我的时候,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重度的乏力,整个人特别没有精神头,我躺那儿或者是我坐那一会儿我就能睡着,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胀,有的时候会是胃疼,反酸,烧心,打饱嗝,感觉口干口苦,口里边有异味儿......
  • 我们中医概括为这种叫里急后重,然后,吃东西也不容易消化,总感觉容易打嗝,口里边总是有这种酸腐的气味。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但是颜色是淡暗的,苔黄白而腻,脉沉缓无力。就是这样一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这一段时间病情比较重,那么今天我通过这则案......
  • 她平时的一些临床表现,整个人体质偏于消瘦,但是体力没有什么问题,脖子这一块,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是感觉消化功能不好,总感觉胃部胀满不舒服,不爱消化,稍微吃点凉东西,有可能就造成胃脘部的一个疼痛,甚至有一些打嗝,嗳气的这种表现。平时大便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