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骨折的现场处理

    外出旅游因伤导致骨折时,对骨折处进行固定非常重要。

    正确及时地固定,可减轻疼痛、避免发生疼痛性休克,以及避免骨折断端因活动而刺伤血管、神经,影响愈合,甚至由此造成肢体畸形或残废;也能防止再损伤或再感染,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开放性骨折

    :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使骨折断端部暴露于皮肤之外。

    1.检查神志情况,注意是否合并颅脑、胸腹腔内脏等损伤;

    2.即时止血。如骨端外露,应在原位包扎,不应立即复位,以免被污染的骨端再污染深部的组织,应待送医院后处理,注意不要涂放任何药膏和药粉,以免给观察和清创带来困难。

    闭合性骨折

    :须超关节固定,即先固定骨折的两个断端,然后固定上、下两个关节。

    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树枝、竹竿、木板、木棍、报纸卷、杂志、雨伞等,用棉花、衣服、帽子等作垫子,用腰带、皮带、背包带、绳索等作固定带,无物可取时,上肢可用布条将其悬吊并固定于下胸前,下肢可与健侧绑在一起。捆绑时,夹板和肢体之间要垫棉花、衣服等物,防止皮肤受压。四肢要露出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如出现苍白、发凉、麻木等应放松。

    脊柱损伤

    :如搬运不当,尤其是头部和脚部,有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加重和神经断裂,以至肢体瘫痪。

    1.如伤者掉落得不平整,应先有一个人托住伤员的颈后处,另一手按住伤员的髂前上棘,把伤员作为整体翻转至平卧位;然后由至少三人,一人负责扶住头部,一人托起胸部和腰部,另一人托起起双下肢,同时将伤员平托到木板上。

    2.头颈两侧可用沙袋固定,有条件最好上颈托,胸腰和两下肢均应用绷带打结固定。

    3.搬运时注意头在后,有利于观察。用杂志、厚的织物、报纸或任何有支撑作用的东西折成8~12厘米宽的长条,将长条用三角巾、围巾等卷起做成颈圈,将颈圈围于颈部四周,将颈圈两宽松端拉向颈前,系紧(踝、腕关节均可用报纸固定)。(扈世)

更多中药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
  • 陈皮作为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药材,它主要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作用,并且它归脾肺经,在治疗脾胃气滞、食滞,咳嗽化痰上有独特的作用,如果您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腹胀,痰多湿重,那就可以用它,但是呢,如果你是脾胃虚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配党参,白术这些......
  • 这位朋友其实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裂纹舌淡有脾虚的一个现象,裂纹舌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啊,就是脾虚湿盛所导致。脾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运化体内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虚水谷精微和气血就不能濡养我们的舌体,同时体虚会导致体内形成湿气,这个湿气又上犯......
  • 在中药当中呢,有一个很著名的方子叫左归丸啊,使用很普遍,被称为加强版的六味地黄丸,它呢出自于明代的景岳全书,由熟地,山萸肉,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等这些药物组成,主要的功效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啊,用于治疗真阴肾水不足而出现的体虚发热,自汗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