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火性炎热易伤阴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称其为“六气”。“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当这六种气候发生过度或不足的变化时,六气即为导致疾病的因素。火邪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自然界中的温热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火热类疾病称为“外火”。人体自身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亦会自内产生火热之邪,称为“内火”。《素问·调经论》说:“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

    火热之邪为阳邪,阳主躁动而向上,就像火焰燃烧升腾向上一样。故火邪致病多引起人体上部病变,如头面部肿热溃疡疼痛等,火热阳邪上炎可扰乱神明,出现失眠心烦,狂躁乱动,神志昏迷等。由于火为阳邪,性质属热,故致病时最易损耗人体津液,往往出现口渴、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的症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种原因均可导致火热病症的产生。人身的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揉筋、温煦脏腑组织的作用,中医学称为“少火”。但若阳气过亢即会发展为火邪,中医学又称“壮火”、“气有余便是火”,火热温暑之邪可导致人体火热之病症,同样六淫中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变过程中都能够郁滞而化热化火。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瘀血、食积、虫积均能化火。人体由于情志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的平衡,均可气郁化火,如“肝火”、“心火”等。另外还有一种火称为“虚火”,即由于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中医称为“阴虚火旺”。

    针对火热之证,中医采用“热者寒之”、“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清热的方剂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中医学火的症证中除了称呼其五脏六腑之火(如心火、肺火)外,尚有郁火、虚火、龙雷之火。《续名医类案》记载薛立斋治疗一位妇人之证,该妇人平时易怒,每发怒则口苦,胸胁胀痛,乳房内时而刺痛。此外除了口苦之外,口中尚有辛辣味,薛氏认为这是肝肺火旺,用清泻肝肺之火的药物治愈。后来这位妇女又大怒,口又觉苦,且月经突然来而且量多,薛氏认为这是火热迫血妄行,以清热泻火配以凉血调血之药而治愈。可见情志不畅极易引起火热之证。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火,人体也离不开正常的阳气,即“少火”。只是不能过度罢了,这也是中医学阴阳平衡观点的一个体现。

更多中药材
  • 首先呢,久坐对于这种血液循环的一个影响,久坐它容易造成我们人体的这种气血流通迟滞,继而呢,对这些有一些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的患者朋友,那么是不太友好的,对于这些类疾病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说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朋友们呢,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第......
  •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饮水量?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知道,每个人他每天排出的水的量应该是小于等于摄入水的量,这才是健康的,或者是等于,那当然是最完美了。那么每个人排出怎么去计算呢?大概有小便和汗液两个部分,大概正常人每天24小时排出尿量应该在......
  • 之前我也跟大家讲过,关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而且六淫之邪皆令人咳,都在说明咳嗽这个病太好得了,而且不好治。因为它所出现的一些原因太复杂太多了,就比如说有些人是外感咳嗽,比如说你感冒了,他就引发了咳嗽,这种咳嗽通常来讲病程比较短,起病......
  • 上周接诊的一位二次复诊的患者,进诊室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感谢我,说现在他这种咳嗽的症状大为渐强,因为他咳嗽已经三年多的一个时间了,怎么治效果都不是特别的满意,而且这三年多的时间使他精神备受折磨,因为反复的咳嗽又是今天怀疑嗓子里边长东西了,又是怀......
  • 上热下寒,在临床工作当中,总有各类疾病的患者来找到我,跟我的表述我是一种寒热错杂的体质,吃中药的时候您一定要多加留心,因为我吃点热药就特别的容易上火,平时,也是感觉口干口苦,心烦气躁的,嗓子也干,有的时候嗓子痒,咳嗽,吃点热性的东西就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