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凡草不凡——蒲公英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蒲公英是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可药可食,其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擅疗疔疮、恶肿结核,又能疗喉痹肿痛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有显著的催乳、利尿、缓泻、退黄、利胆、助消化、增食欲、抗癌等多种作用。现将其临床常见的几个功用简述如下。

    清胃定痛

    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载:“本品炙脆存性,火酒送服,疗胃脘病”。从蒲公英之性味分析,其所主之胃痛,当属热痛之类,而王氏之应用,既炙脆存性,又以火酒送服,则其寒性已去,只存其定痛之用了。近贤章次公先生治胃溃疡,具有小建中汤证者,以此汤加入蒲公英30克,疗效很好。蒲公英的镇痛作用不仅在于能清胃,还在于其能消瘀,凡胃脘因瘀热作痛,用其最为相宜。而胃溃疡之疼痛,配合养胃之品,又可奏养胃消瘀、镇痛,如能选用其根,晒干研末吞服,效尤佳良。

    消痛散肿

    蒲公英为治疗痈疡之佳品,尤擅治乳痈。由于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而蒲公英专入肝胃二经,具有消肿散结之能,故治此证效著。治乳痛常用蒲公英30克~60克,配合陈皮10克~15克,生甘草5克~10克为基本方。红肿焮痛者,加漏芦、天花粉;乳汁排泄不畅者,加王不留行、白蒺藜;局部硬结较甚者,加炮山甲、皂角刺。均以黄酒为引,疗效显著。

    排脓治痢

    痢疾一病,好发于夏秋之交,多因湿热积滞,蕴结肠中,阻遏气血之运行,化为脓血下泄所致。故清化湿热,行气导滞之法最为常用。蒲公英一能清热解毒,可清解肠中血分之毒热;二有缓下作用,能解除下痢之后重。凡湿热邪毒交阻,痢下红白如脓,后重不爽者,在清肠治痢方中,加用蒲公英,一般用30克,使用鲜品尤佳,但需用至60克,可以减缓病势,进而缩短疗程。

    清肝达郁

    蒲公英除有清肝泻火作用外,并能“达肝郁”。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指出:本品能“散滞气”,已有达郁之意。盖蒲公英花发甚早,得春初少阳之气,所以有生发之性,与苦寒沉降之品有间。清肝兼可达郁,此蒲公英之长也。凡肝热而郁者,宜用蒲公英调治。对肝炎患者,症见肝经郁热征象者,可随证选加蒲公英,本品除清肝外,又能利胆,对急慢性胆囊炎以“胆胀”而痛为主症者,多为气滞、郁火、湿痰、瘀血互阻,以致胆失通降而成,当以化痰行瘀,利胆散结为治疗大法,选用蒲公英甚妙。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我们现在很多患者经常出现嗓子觉得有痰呐,有异物感的一个表现啊,往往以女性居多,那么现在由于这个社会压力比较大呀,都有出现这种情况,男性现在也有,那么今天呢,给大家举一个医案。一个青年的女性,她的表现是这样的,咽喉有痰,有异物感,然后......
  • 大家好,关于肩背疼痛,有时候劳累啊,感觉哎呀这肩膀怎么这么沉啊,特别疼啊,有的像背一个山一样特别沉重,这是我们非常常见的情况。今天呢,我们就来举一个病例说一下这方面问题。这个病例的陈先生46岁,他的表现就是肩背疼痛,而且疼痛特别厉害。那么关......
  • 大家好,睡眠是我们现在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患者里面有很多睡眠非常不好的,有的是入睡根本就睡不着,有的半夜醒后睡不着,还有是整晚上都是梦。那么今天呢,给大家也是一个案例,王女士51岁,她的表现失眠多梦,不完全是入睡睡不着,主要睡的时间特别短,......
  • 那么从这肝火方面来说呢,首先第一个出现肝火扰心的一个情况,肝火上来之后,扰动心神,主要是表现在睡眠上,因为心是主神智的,就失眠多梦的一些表现啊,尤其做梦多,然后半夜一醒,醒后睡不着,这些表现都是肝火肝郁造成的。所以呢,我们讲从肝火旺来说,它......
  • 中医知道过食肥甘厚味,为什么现在的痛风得的越来越多了,就是吃的越来越好了,就出来问题了,就是尿酸高痛风的问题。那么今天呢,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治疗过程中这么一个案例,张先生43岁,他的尿酸来的时候,尿酸值是629,正常的尿酸值是416,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