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年人护阳过寒冬

    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宋代养生家陈直认为,有些老人虽已高龄,却面色红润,思辨清晰,举步轻捷,这种情况不是真阳血海气壮,而是缘于“虚阳”。“得虚阳气盛,充于肌肤。”“常得虚阳气存,自然饮食得进,此天假其寿也。”如果缺少虚阳之气,就要酌进汤剂,调停膳粥,常加温补。陈直在中医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虚阳”的概念。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中医阴阳学说中,阳常居于主导方面,《黄帝内经》说,“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失其阳气,则折寿不彰。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但阳残不尽,生命仍然可以延续,若阳气绝亡,则为生命的结束。陈直用“虚阳”来概括老年生理特点,并阐明“常得虚阳气存”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性,实是一大创见。

    所谓“虚阳”并非“阳虚”,是一个生理的概念,而并非病理的状态,它是相对应于小儿时期的“稚阳”、青年期的“成阳”、成年期的“盛阳”而言。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也曾经提出过“老人为衰阳”,后世大加赞赏。实际上陈直提出的“虚阳”学说要远早于陈修园,这是值得注意的。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正因为老年“虚阳”这一生理特点,在病理上也就有“血气已衰”、“百疾易攻”、“宿疾时发”的表现。老年人正值人生的“寒季”,冬天寒冷时节,两寒相交,各种老年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更容易进入多发期。俗话说老年人“熬年关”,就是说熬过冬天最冷的时节。陈直认为,老人天癸数穷,精血耗竭,神气浮弱,不可乱投汤药,妄行针灸,老年人服药宜用温平顺气之药,进食宜温中补虚,“大体老人药饵,止是扶持之法”。陈直于书中收集了老年人调摄食治233首方子,如二黄丸、三仙丹、八仙丹、旱莲散等,用于保养阳气、补益精气、补虚抗老、延年益寿并兼治诸疾,并一一详细叙述方药、剂量、服法、适应证,博采旁搜,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资料。

    老年护阳首选“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是一张沿用两千多年的中医名方,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记载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当归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既是厨房不可缺少的调料,还可以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羊肉、生姜、当归三者配合起来,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还可以加入适量白萝卜,以补中有通,以免阳气阻滞。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具体做法:将羊肉洗净,除去筋膜,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当归(约20克,中药房有售)洗净,纱布松松地包住捆扎好,一同放在锅里,加水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微火煨两小时左右即可。食用前可以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吃肉喝汤。

更多中药材
  • 牵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圆叶牵牛的种子,牵牛子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牵牛子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孕妇及气虚脾虚者忌服牵牛子。药物名称:牵牛子别名:黑丑、白丑、二丑......
  • 手脱皮是怎么回事呢,对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对人体有这样现象的时候,如果是轻微的,保持肌肤干燥就可以进行改善,那要是严重的话,也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让手脱皮变得不在那么严重,而且不会引发出其他皮肤疾病,使得身体可以......
  • 食物在生活中很常见到,不同的食物对人体帮助上,也是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对食物选择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进行,那提高性能力的食物都有什么呢,对这个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这类食物在选择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男性,更是要注意对食物的了解,......
  • 土豆是很常见的蔬菜,它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那对这样的蔬菜制作上,也是有着不同的方法,那土豆泥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一些盖饭当中,都是会以它为主,土豆当中含有的营养元素都是比较丰富,使得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各方面,那土豆治疗湿疹如......
  • 每当换季的时候,气温起伏大,这时候儿童很容易受风寒流鼻涕,或是上火咳嗽,所以换季时节家长们就要非常注意了,除了要及时给孩子们增添衣物,让他们多喝水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中药来预防,款冬花有治疗咳嗽的效果,那么款冬花儿童可以吃吗?下面将为大家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