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知者乐 仁者寿 ——读《国医大师谈养生》

    张瑞贤 梁飞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提起老中医,在脑海中浮现的形象常是鹤发童颜、美髯飘拂、仙风道骨等等。不错,“自古名医多长寿”,从古至今,著名的中医长寿者多。有人对古代著名中医(148名)资料进行了统计,60人活到80~90岁,34人活到90~100岁,12人活到100岁以上。被称为“药王爷”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是活到101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确实是稀有之事。

    最近欣喜地读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推出的力作——《国医大师谈养生》,该书对现今最具代表性的著名中医的养生经验进行了一一介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养生力作,该书从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国医大师另外一面的风采。

    2009年6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表彰大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届评选出来的王玉川等30位国医大师进行了表彰。国医大师中既有中医、中药专家,也有民族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74岁,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均在55年以上。他们是我国老中医药专家的代表,具有“德高望重、众望所归,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医德高尚、德艺双馨,学术鲜明、成就突出,传承授业、胸怀博大”的共同特点。

    这些国医大师不但继承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衣钵,在养生方面也得到了古代名家的真传,身体力行地为我们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基于这一点,《国医大师谈养生》一书围绕国医大师们的养生经验进行了挖掘,多数材料都是首次公诸于世。作者通过观察总结,在前言中指出,国医大师们共同的养生体验是:淡泊名利,乐于奉献;食饮有节,以素为常;起居有序,不妄作劳;适度锻炼,动静结合;心胸宽阔,善待他人等等。

    具体到每一位名医又常常有各自不同的经验,书中也刻意搜集了养生的特殊经验。

    情趣高雅

    90岁的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何任先生,对民族音乐情有独钟,他喜爱琵琶、古琴等民族乐曲,对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多有研究,每当听到传统名曲《将军令》、《雨打芭蕉》、《汉宫秋月》、《渔舟唱晚》、《平沙落雁》来常如痴如醉,既陶冶了情操,又愉悦了心情。他认为中国民族音乐能够消散块垒,宽阔胸怀,鉴定意志,心情畅爽,确实有益身心。

    年近80的新安医学研究奠基人李济仁喜爱收藏古董,多年来,他乐此不疲地搜集名人字画。在他家的客厅里是古色古香的徽派家具,窗台上是绿意盎然的徽派盆景,墙壁上挂着各种形制的字画。繁忙的工作之余,老人小憩于红木椅上,品一杯清茶,欣赏着名人字画,一切疲劳一扫而光。

    82岁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张灿玾喜爱国粹京剧,会演奏京胡、二胡、笙管、笛、箫、唢呐、小提琴、口琴及锣鼓打击乐等,还喜欢书法、绘画、诗词、篆刻等等。这些爱好不同程度地低缓解了精神负担,减少了疲劳,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同时他还是一个爱书的人,他喜爱藏书、读书。他喜欢宋臣尤袤的话:“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他认为读书可以减少思想上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精神上自能得到一定的宽松和安慰,起到不养而养的作用。

    坚持锻炼

    创立“贺氏针灸三通法”的84岁老中医贺普仁从小就注意锻炼身体,长期坚持做气功和保健操,他还自创了“经络导引养生功”,根据气功原理,在经络循行的基础上把大小周天结合起来,能起到通经活络、调畅气血、引气归元的作用,使元精、元气、元神充沛,达到有病祛病,无病健身延年的目的。他还发明了眼、耳、齿保健操,坚持每天早起锻炼。

    年近九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路志正也是晨练太极晚调息。每天早晨起床后,先是吐纳以吸收新鲜空气,然后练八段锦半小时,以外动四极,内养脏气,使阳气含蓄体内,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晚上则迎着残阳散步一个小时。在阴气减升之时,生发阳气以外护肌表,内和脾胃。

    生活有序

    90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颜正华的养生经验是饮食合理搭配,避免偏食、过饱,忌吸烟,慎饮酒,有规律的起居生活,避免熬夜。

    93岁的江苏南通著名老中医朱良春在饮食方面有自己的绝招,他经常用生黄芪煎沸,去渣后加入薏苡仁、枸杞、百合、红枣、银耳、白扁豆、绿豆同煮,早晚服用。他还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感觉它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在睡眠上,他长期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坚持睡“子午觉”,他认为子时和午时是睡眠质量最好的时间段。他认为养生要少睡多用脑。

    养生秘诀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教授李振华非常重视经穴的调理,通过揉搓经穴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他每天起床、睡前,自我揉搓百会穴,搓头发、面部,压揉涌泉、膻中穴,揉搓瞳子髎、睛明、迎香、气海等穴,同时叩齿,已坚持了20多年。

    91岁的北京医院老中医李辅仁认为便秘是影响长寿的重要原因,在治疗老年人其他疾病时,一定要搞清楚大便是否通畅。如果大便顺畅了,许多疾病也会因之减轻。他还将通法与润法融为一方,自拟了“滋肾通幽汤”治疗老年便秘。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国医大师们个性化的养生经验不胜枚举。

    国医大师能够长寿还有一个共性的原因,就是孔子说的“仁者寿”。《论语·雍也》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老中医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常怀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竭尽为患者着想,精心救治,这种忘我的精神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作用。

    阅读该书,犹如与当代国医大师近距离的聊天,常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在感叹国医大师对自己毕生的养生经验毫无保留奉献出来的同时,也深切感觉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已快步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如何使每个老年人都能享有健康幸福的万年时光是值得社会关注的,而国医大师的经验恰恰是个垂范。

    该书对普通读者的指导意义在于,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些国医大师的养生经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养生也是一门艺术,不同年龄、性别,甚至不同地区、季节、体质、性格的人都会有自己适合的养生方法。

    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对养生方法有需求的人,对中医药有信心的人请阅读此书吧。

更多中药材
  • 在临床上现在这个湿气重的病人啊,还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湿气呢,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湿气蕴结在肝胆的,那么有的呢,就是湿气蕴结在皮肤的啊,像湿疹等,还有一些呢,就是在经络里,比方说关节炎呐,风湿这一类的,那么在脾胃呢,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今天啊......
  •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
  • 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个日子,那么有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总是说他是到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感觉这个脚凉啊,腿凉,特别怕冷,那么今天跟大家再讲一讲,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从中医来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肝主筋,那么肾呢主通一......
  •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