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注重羊肉的双重性

    本期博主:王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羊肉是国人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羊是纯食草动物,羊肉比牛肉、猪肉等肉质细嫩,脂肪少,胆固醇少。在寒冷季节食用,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

    羊肉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历来作为补阳佳品,是冬季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羊肉的热量高于牛肉,铁的含量又是猪肉的6倍,对造血有显著功效,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吃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黏膜,帮助消化。常吃羊肉对肺结核、支气管炎、贫血、产后和病后气血两虚以及一切虚寒证患者更为有益。

    但羊肉属大热之品,凡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都不宜食用。患有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以及发热期间都不宜食用。

    吃羊肉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吃涮羊肉时不可为了贪图肉嫩而不涮透。由于羊肉中往往夹杂着病菌和寄生虫,在吃涮羊肉时要选用经过质检的羊肉片,涮食时,不要断生就吃。

    2.《本草纲目》称:“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煮,容易生火动血。因此羊肉汤中不宜加醋,平素心脏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尤应忌之。

    3.《本草纲目》称:“羊肉以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铜遇酸或碱并在高热状态下,均可起化学变化而生成铜盐。羊肉为高蛋白食物,铜锅煮羊肉时,会产生某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铜盐中尤以水溶性盐如醋酸铜和硫酸铜的毒性大。

    4.肝炎患者过多食用羊肉,可加重肝脏负担,导致发病。

    5.吃羊肉后马上喝茶,容易发生便秘。

    6.常吃熏、烤的羊肉可致癌。

    7.吃羊肉要细嚼慢咽。

    8.服食中药菖蒲、半夏时应忌食羊肉。

    9.火热内盛者食羊血,可加重火热病情。

    10.阴虚内热者食用羊血,助热伤阴,使阴虚内热更甚。

    11.在婴幼儿患湿疹期间,应禁食羊肉。

    12.羊肉温热而助阳,一次不要吃得太多。最好同时吃些白菜、粉丝等。

    链接

    羊肉烹调五法

    炒羊肉片 白羊肉250克,去脂膜,切片,加蒜、韭适量,爆炒食之,3日一次。功能益气、温阳。适用于肾虚、阳痿。

    羊肉粥 羊肉100~150克,小米100~200克。将羊肉切片,小米洗净,加水煮粥,加入少许盐、姜。肉熟米烂,食用。用于脾胃阳虚者的补益。

    羊肉羹 羊肉适量切薄片作羹,加入大葱、生姜及虾米,肉熟后食用。功能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

    炖羊肉 羊肉、肉桂、蔻仁、茴香、生姜适量加调料炖熟后食用。功能温中散寒。适用于反胃、消化不良、腹部隐痛、腰膝冷痛等脾胃虚寒症。

    当归羊肉汤 当归15~18克,羊肉150~250克,炮姜12~15克,先煮羊肉,肉熟后取汤,用汤煎当归、炮姜,煎1小时,饮汤,食肉。用于治疗产后血虚有寒的腹痛,及血虚脉寒的痛经。

    烹制羊肉时放个山楂或加一些萝卜、绿豆,炒制时放葱、姜、孜然等作料,可以除去膻味。

更多中药材
  •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
  •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方子。枳术汤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该方由枳实、白术两味中药组成。枳实味苦,心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苦难能降,是往下走的,刚好把上冲的那股气儿给降下来。我们常说脾虚生痰湿,气滞也会生痰,而且气滞的痰容易卡在咽喉,枳......
  • 第一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消化不良,我们都知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脾和胃不能很好的工作,那么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等症状。第二排便不畅,通常来讲,如果你脾胃虚弱了,那么下边就会出现两种状态,第一种呢,就是大便溏薄,甚至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