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圣张仲景创立辨证论治

    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

    医圣张仲景确立的辨证论治法则,是中医学术的核心思想,成为中医药文化的诊疗模式。

    张仲景出生于河南南阳。东汉末年,瘟疫大流行,百姓死亡惨重,张仲景弃官从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出了光耀千秋的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

    张仲景根据错综复杂的病情所表现出的各种证侯,运用古代辩证法思想,加以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属性、部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概括并区分病证(后人总结为八纲),作为辨识疾病的大纲,去认识疾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普遍规律。仲景又以三阴和三阳来归纳疾病所呈现的不同类型,通过“六经”辨证,全面地把握疾病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和特殊现象,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仲景在认真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变的表里先后和轻重缓急,随证施治,相应地制定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多种治疗方法(清人程钟龄总结为八法),从而使辨证论治体系更加系统完备。这一体系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供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为中医诊疗规律作出了明确的示范,成为中医药文化的诊疗模式。这一诊疗模式,一直为后代医家所遵循。

    不仅如此,张仲景还创制了一系列相应的方剂。这些方剂配伍精当,医理深奥,疗效显著,被后世尊为“经方”。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扬光大,这些经方已不局限于治疗仲景所述之疾病,而是远远超过其应用范围,广泛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历代医家在运用经方的过程中,根据其组方思路及病情需要,通过加减药味和改变药量等方法,又衍化派生出了许多有效方剂,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张仲景以其创建的学术体系和高尚的医德,成为历代中医的楷模和中医药文化的最优秀代表,理所当然地被尊为“医圣”。仲景之学一直是中医的主流之学,他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一个常读常新、常用常新的广阔平台,从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价值,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历代医家聚集在仲景之学的旗帜下,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形成最大的中医学术流派。正如日本学者丹波元胤在《中国医籍考》中所说:“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

更多中药材
  • 就记得电视剧里,如果谁想要恶搞,就给来点巴豆,看着那人焦虑的神情和一趟趟上厕所的窘迫,开心不已;我是这么认识巴豆的,不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其实,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
  •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见到巴豆的影子,侠客们为了能够实现什么妙计,都会有巴豆使人腹泻,那你知道巴豆是什么吗,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
  •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样,刚看到这个词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别提它的功效与作用,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菩萨豆(《日华子》),续随子(《开宝本草》),拒冬实(《本草图经》),联步(《斗门方》),拒冬子(《本草汇言......
  • 古时候女孩子都是叫千金,我自己认为是为了表示女孩子很宝贵,所以用千金来形容;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千金这个词,而是和千金类似的名字千金子这味中药;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吉林、辽......
  •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