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大脖子”不全是缺碘

    陈杰勇 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未能及时诊治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究其原因是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和单纯性甲状腺肿混淆。

    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常将颈间肿物称为大脖子病。过去最常见的病因为单纯性甲状腺肿,也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由碘缺乏引起。近年来由于推行碘盐,该病的发病得到了有效遏制,发病率下降。而颈部淋巴结核也表现为颈部肿物,普通群众容易将二者混淆,不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一味补碘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下面将二者的简易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病部位在颈部正中即甲状腺上,在做吞咽动作时肿物可随吞咽向上移动,其表面光滑,无压痛,多不伴有全身症状。

    颈部淋巴结核的发病部位在颈部侧面,多为单侧,偶尔有双侧发病。初期为数个如花生米大小的球形肿物呈串珠状,多无压痛,合并感染时有压痛,继而增大可如鸡蛋或鹅蛋大小,进一步发展可化脓、破溃,皮肤出现经久不愈的窦道,俗称“老鼠疮”,中医称为“瘰疬”。部分患者可伴有乏力、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症状,PPD实验多为强阳性。

    如临床难以鉴别,可做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更多中药材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