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端午节谨防粽子病

    易善永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粽子这种美食佳品,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如果饮食不慎,会在端午节罹患上“粽子病”。甚至一些年轻人,或者平时比较健壮的人,由于对自身体质的过于自信,忽视了对疾病的预防,也会引发“粽子病”。

    胃肠道疾病 制作粽子的糯米性味甘平,少量食用具有健脾生津益气的作用。但是糯米的质地黏滞,长期大量的摄入会延长排空时间,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产生恶心、打嗝、腹胀、腹泻等症状。制做粽子的馅料和糯米在胃肠道完全消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在交感神经不兴奋、胃肠蠕动较缓慢的时间内食用,更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大量分泌,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糖尿病、高血脂 每天以高热量、高糖分的粽子为主食会使身体迅速肥胖,或者诱发诸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痛风 过多食用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高价食材的裹蒸粽或包有香菇的台湾粽等含嘌呤多的粽子,容易引起痛风。

    脂溢性皮肤病 近来研究发现,脂溢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糖类、脂肪的摄入过量有关。过多食用含油脂较大的粽子会使皮脂腺分泌增加,引起脂溢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痤疮等)。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患者过多食用含盐的咸粽子,如馅料经过腌渍调味的北方粽与裹蒸粽,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或者引起高血压脑病。

    气道异物 老年人因牙齿脱落,吞咽反射较迟钝,快速吞咽可能会将粽子误吸入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婴幼儿因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也会将粽子或其中的内馅如枣核等误吸入气道,引起意外。因此,老年人及婴幼儿吃粽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万不可狼吞虎咽,以防不测。

    旧病复发 原先就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空腹吃粽子极容易使旧病复发。粽子中常常会放入咸肉、蛋黄、红枣甚至海鲜等,使一个普通的粽子变成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因此,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人,以及有慢性肠胃炎或胆囊疾病人吃了这些“内容丰富”的粽子,容易引起旧病复发。

    总之,粽子虽为节日中的鲜品,食之不当也会伤人。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易消化,过食会因伤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更多中药材
  • 这位患者他同时患有这种过敏性鼻炎,还有鼻窦炎,这两种鼻腔的一个疾病,大家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所表现的就是鼻塞,这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我告诉大家,这种鼻塞影响生活,平时说话的声音他都改变了,睡眠的时候鼻子不通气儿,总得张嘴呼吸,你会发现口舌......
  • 我之前讲过,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慢性的泌尿系统感染,它所伴有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每个这样的患者来找到我的时候,都是比较顽固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而且时间都比较长,都得是一年往上的怎么治疗都是反反复复发作,只要一招点儿凉,一上火就......
  • 这位患者是手指,下肢以及眼睑的水肿,西医检查了一大圈儿,没有什么问题,排除了一些心源性的,肾源性的这些方面的水肿的一个诱发疾病,所以说最终给他定义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容易出现的是双下肢,双手眼睑水肿,喝水喝多点儿,......
  • 第一点就是口腔舌体灼热疼痛,舌头啊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口腔黏膜也是这种感觉,早晨一起来,这个症状就开始了,一直到晚上,这一天没有好受的时候,逐渐的加重,到晚上睡觉了,我算解脱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又是这样的一个临床表现。所以说大家来看一下,通常......
  • 她是一位49岁的女性患者,为什么强调年龄,因为这个女性患者来了就讲了,说我有这种子宫肌瘤,也有腺肌症,然后你说我都到这个年龄,马上绝经了,杨大夫你就帮我控制一下,把我这症状缓解缓解,如果绝经了,它不再长了,有就有,那我也不想挨刀动手术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