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皆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边永君介绍,随着人们对中医学的了解,“冬病夏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不过,所谓“冬病夏治”并非适合任何疾病,即便是合适的疾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夏天治疗。

    不适合湿热体质。边永君说,“冬病夏治”主要针对三周岁以上虚寒体质的人群,患有冬天容易发作或遇冷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风湿病等,有内火、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合冬病夏治,简易的判断方法是,观察分泌物和舌苔。如果痰或鼻涕为黄颜色,且比较黏稠;舌质发红且舌苔干燥,或舌苔黄腻,就不适合来做“冬病夏治”贴敷;相反,如果分泌物为白色且比较稀,舌淡红,舌苔薄白者则属于虚寒体质,比较适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姜泉也表示,对于热证的患者,即关节热痛、发热、不怕凉反怕热等病人,当慎用或忌用贴敷法。

    不适合瘢痕体质、虚弱怕痛、支气管扩张、正在感冒发烧及血糖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虽然贴敷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有点微热感,但本疗法可能有10%左右的起泡率,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起泡、痛痒难忍的状况,所以不适合瘢痕体质的患者。对那些长期咳嗽,甚至有咯血病史的人,最好先去拍肺部CT,如果确认是支气管扩张患者,最好不做贴敷,因为这类患者多是湿热体质。至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敷贴后则会加重病情。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未能很好控制,皮肤一旦破损则很难愈合。

    预约要错时。“今年头伏为7月19日,中伏为7月29日,末伏为8月8日。其实贴敷的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效果并没有多大差别。”边永君指出,头伏贴敷可选在7月18日或20日,即提前或推后一两天来做贴敷,错开高峰。

    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冬病夏治的疗程一般为3年,而且是一个辅助疗法,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有些人贴了一年觉得效果不明显,就不再坚持,还有些人贴敷后擅自停药,这些都是错误的。对慢性病而言,治疗不能依靠单一疗法,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治疗。

    无论是贴敷期间,还是在这之前之后,都要少吃生冷瓜果。《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可乘凉,不可贪凉,少吹空调、电扇,给身体一个平和的内环境,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杨奇旋)

更多中药材
  • 有很多人好奇说,皮肤瘙痒怎么就跟恶性肿瘤扯上关系了呢?其实皮肤的瘙痒有的时候确实是有一部分恶性肿瘤,它的一个临床表现,它被界定为这种副癌综合症,也就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伴发症状。它是因为,有些恶性肿瘤细胞会产生一些组胺类活性物质,随着这种血液运......
  • 那么如果长期的这种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很好的救治的话,那么它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继而与食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它也可以被视为这种癌前病变,那么因为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接触的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多,尤其是这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所以说......
  •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