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明代名医(上)--历代名医(6)

    汪机

    汪机,字省之,号石山居士,安徽祁门人。幼习举子业,屡试不第。因母病究心医学,遂弃儒学医。在外科治疗中,强调“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应以补元气为主,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对外科发展有较大影响。其生平治验由弟子陈桷(字惟宜)编成《石山医案》。

    薛己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薛氏重视脾胃与肾命,主张人以脾胃为本,临证多用甘温益中、补土培元等法,原为疡医,后以内科擅名。薛氏著述的《内科摘要》是我国第一次以内科命名学科及书名者;《疬疡机要》是麻风专著;《正体类要》是正骨科专书;《口齿类要》是口腔和喉科专著。这些都是现存最早的专科文献。

    万全

    万全,又名全仁,字事,号密斋。万氏广纳前人经验,著书立说十部,合为《万密斋医书十种》。现存有《万氏外科心法》、《酒病点点经》、《万氏秘传眼科》,并收集到刊本《痘疹歌括》和《幼科指南》。万氏以儿科及妇科见称,重小儿护养和疾病预防,辨证强调四诊兼顾,治方重视脾胃。家传方中的牛黄清心丸、玉枢丹、安虫丸等,有良效,至今为临床习用。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曾封太医院吏目,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承家学,阅读医书,教授生徒,为贫民治病,多不取值。因治愈富顾王朱厚之子,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掌管良医所,被荐为太医院判。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籍之不足,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同时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将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王医)

更多中药材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