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新麦收割伏面香

    新麦收割后,北方的农家院里便飘出伏面的缕缕清香。各种伏面竞相亮相,村里村外,香气馥郁。北方的麦收季节较之南方来得晚些。一场热风刮过,麦田里一片金黄,遍野流金的景象让农民欣喜异常。

    这时节,北方人都会用新麦碾面做面食,既开胃又有营养,既爽口又败火——“吃伏面”的食俗也就千年沿袭不衰。村口的碾盘嘎吱吱一响,农家院里便飘出了伏面的香味。关外制作的伏面比关内的还要丰富多彩,竟有十数种之多:饺子、面汤、面条、馒头、包子、合子、馄饨、烙饼、煎饼等等。吃得北方人兴高采烈,满面红光,热汗淋漓。

    “三伏饺”是伏面中的主角。它不仅外形美观,犹如一枚枚精巧玲珑的玉器;而且“内容”丰富:有肉馅的,有野菜馅的,有倭瓜馅的,有葫芦馅的,有辣椒馅的,有茴香馅的……馅不同,味迥异,蘸蒜抹酱,各有千秋。北方伏面系列中的面汤也与关内的有所不同,关内的面汤多半为水冲的“凉面”,图得是一个凉爽劲;北方的面汤看中的是“以热攻热”、以热逼汗,故以热汤面居多。烧一锅沸水,把用沸水淋出的状如圆珠的面疙瘩摇至锅内,煮熟盛出,谓之“清汤”;用油炸锅、用葱炝锅,添水烧沸,把面疙瘩摇至锅内,煮熟盛出,谓之“香汤”。此外,还有“瓜片面汤”、“倭瓜面汤”、“葱花面汤”等多种口味面汤,吃得北方人汗出如浆,大呼过瘾!

    “千层饼”也是北方伏面中的重要成员。这种饼讲究“外焦里嫩”——烙饼的表面微糊而泛香,如同上下各包裹了一层金黄、油脆、薄如纸、坚如板的硬壳,嚼起来咔咔有声,酥脆喷香;里面是层层可起、犹如书页一般的饼心儿。抖一抖,饼心儿泾渭分明,霍然分离,一层一洞天,香气缕缕,热气腾腾。而且饼心在和面时掺入了葱花、肉末、孜然等,所以看上去如群蚁排衙,流光溢彩,艳丽夺目,吃起来绵软筋道,唇齿生香。

    炎热的夏季,北方人用一双巧手把乡下寻常的日子调理得丰富多彩,轻松惬意,充满期待。在庭院中的倭瓜架下,吃一口烙饼,喝一口豆腐汤,抹一把头上的热汗,喊一嗓子胸中的豪情,暑气消遁,通体生凉,饱嗝串串,意气洋洋!——这,是北方人一年中不可错过的享受。(钱国宏)

更多中药材
  •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天,如果月经提前了一周以上,这就叫做月经先期,月经先期呢,一般情况下也也主要由血热或者是血虚造成的。血热,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呢就是湿热,一种是虚热。实热主要就是有一些上火的表现,比如说便秘啊,口干舌燥,面部长疮啊之......
  • 熬夜对血管的损伤是特别大的,一般来说,我们11点到3点应该是在深睡眠的状态,这时候我们的血应该归于肝经了,可是如果你这时候还在熬夜,我们的血是在大脑的工作状态下,肝血相对就少了,这时候其实会出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滋养少了,我们要知道血......
  • 天王补心丹是一个著名的安神的方子,补益心脾,安神定志,睡不好觉的人又心脾两虚,吃点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茯苓远志安心神,你看这个方子最后落在一句话,叫安心神,就是治疗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叫天王......
  • 千金藤又名忍冬藤、鸡屎藤、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药膏、合钹草、金丝荷叶、天膏药。藤本植物,无块根。卵形叶子,下面被白粉,盾状着生。夏秋开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再排列成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朱红色球形核果。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浙江......
  • 其实脾气暴躁,打嗝反酸,口气重,大便干燥秘结,平时喜欢吃凉的东西,这种情况多数是肝胃郁热。首先肝郁,肝气郁结化火,肝火旺的人脾气暴躁爱发脾气,而且肝在味为酸,打出来的嗝有热,腐,酸,馊的味道。另外胃火,胃火旺的人口气也重,饭量大,吃完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