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纳豆有哪些保健作用

    本报记者 周颖

    “你了解纳豆吗?”“听说纳豆与北京的豆汁一样,有人喜欢,有人反感。”“纳豆有什么保健作用,哪些人可以服用?”

    说起纳豆的起源、发展、营养价值、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情况,不少人是一无所知,至于纳豆对人体有哪些保健作用,更是一头雾水。查看有关资料得知,目前,纳豆不仅成为风靡于日本的一种保健食品,而且在全世界,尤其是整个东南亚,人们对纳豆的作用高度认可,食用者众多。

    什么是纳豆

    纳豆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从外观上看,传统纳豆像是用水泡过的黄豆,表面有些皱褶。在冷冻状态下,外层有薄薄的白霜。用筷子搅拌,能拉出有长长的丝。闻一闻,有点类似臭豆腐,吃到嘴里,黏黏的,有点苦。

    现代纳豆则克服传统纳豆的种种缺点,以服用方便、无异味、配方合理、功效突出,受到人们的喜爱。

    原来,传统纳豆是大豆经过纳豆菌发酵的一种保健食品,源于中国,盛产于日本。纳豆初始于中国的豆豉,类似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

    大约在奈良、平安时代,纳豆最初是僧侣们吃的食物,后来演变为日本皇室、贵族、武士的御用营养品。江户时代,纳豆开始走向民间,特别是东京一带,沿街叫卖纳豆的比比皆是。曾有这样一个描述,“乌鸦有不叫的时候,但没有纳豆不来卖的日子。”

    日本人称纳豆为“唐纳豆”或“咸纳豆”,并将其作为营养食品和调味品。主要食用的是咸纳豆与拉丝纳豆。传统纳豆因为有怪味,保质时间短,服用不方便,曾遭到不少人的拒绝。现代纳豆采用胶囊剂型,避免了活性成分流失,有利于人体吸收,还具有服用方便的特点;根据人体需要,现代纳豆还加入了葛根、泽泻、茯苓、决明子等中药,可以降压、调血脂,使功效更为突出,营养更为全面。

    纳豆有何保健作用

    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质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纳豆后,变得可溶并产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种酵素会由于纳豆菌及关联细菌产生,帮助肠胃消化吸收。

    研究发现,纳豆中含有纳豆激酶,是防栓、溶栓的最好物质,比常用的尿激酶强47倍以上。这种物质可以快速溶解血栓,清除血液垃圾,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脑血管梗塞,同时具有很强的血小板抑制作用,并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

    当然,纳豆的保健功能离不开其他重要成分,如纳豆菌、纳豆多糖、纳豆多肽、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量元素、皂青素、异黄酮等10多种物质。

    研究表明,纳豆中富含皂青素,能改善便秘,降低血脂,预防大肠癌、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抑制艾滋病病毒等功能;含有游离的异黄酮类物质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酶类,在清除体内致癌物质、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等方面有明显效果;摄入活纳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预防痢疾、肠炎和便秘;纳豆发酵产生的黏性物质可保护胃肠,也可缓解醉酒,保护肝脏。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杨晓光教授介绍,每100克纳豆中含有数亿个纳豆菌,由它们分泌出来的酶能够疏通血管。纳豆含有大豆卵磷脂等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保健功效。

    哪些人可服用纳豆

    据了解,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冠心病,100多万人死于脑梗塞和脑溢血,其中8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而导致的。患者发病前往往有一个“隐形血栓”病变过程,即血栓已形成但尚未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专家指出,纳豆中含有的纳豆激酶、纳豆菌等物质,能够排除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等化学物质,能溶解体内外血栓,尤其能化解“隐性血栓”,起到净化血液等作用,对于心肌梗死、脑血管梗塞、中风等病人十分有益。

    怎样服用纳豆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工程师李虹建议,传统纳豆可凉拌着吃。纳豆激酶是纳豆中最重要的具有溶栓作用的活性成分,加热后活性成分便会消失。具体做法是,把洋葱丁、白菜丝和纳豆调一起,加些生抽、芥末、辣椒油。另外,作为餐后小点,也可以在做水果沙拉时放进去一些纳豆,同水果丁和沙拉酱拌在一起,也能搭配出可口味道。

    专家建议,晚餐吃纳豆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在食用纳豆1小时至12小时之间,纳豆激酶可发挥溶解血栓的功能。据统计,脑梗塞、心肌梗死等各种血栓病,发病时间多为清晨及星期一。因此,每晚或星期日晚餐吃效果最好。同时,要坚持每天吃。纳豆激酶进入体内后,其活性维持12小时。所以,最理想的是每天吃30g~100g。当然,每天服用现代纳豆就更为方便了。

更多中药材
  • 我们中医讲发为血之瘀,就是头发与血有关系,为什么好多这个血虚的病人会引起脱发,血虚的话,对我们这个这个头发的营养达不到就会脱落,最常见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时这个门诊上的白领,这女同志会多一点,这个熬夜心情不好,时间长了,头发脱落,不是完全脱......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