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蚌粉青黛散

    “蚌粉青黛散”是中医用来治疗痰饮咳嗽的,关于这则方药,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

    在北宋年间,宋徽宗赵佶有个十分宠爱的妃子,却突然咳嗽咯痰,日夜不休,且头面部肿大如盘。于是急诏皇家太医院医生诊治,太医院的医生不知妃子所患何病,不敢贸然下药。徽宗无奈,召来太医院的李某,命他当众“立状”:三天之内治好妃子之病,否则杀头。真是伴君如伴虎。

    李太医忧心如焚,自知没有把握治好妃子的病,必死无疑了。他回到家中,与妻子抱头痛哭,正在这时,街上有人叫喊“卖咳嗽药,一文钱一贴,吃了马上止咳。”李太医一听,心想:反正是一死,何不买来一试呢?遂派家奴去买了十贴,打开一看,原来是些浅兰色的药粉,于是将三贴合并为一贴,亲自煎好,自己先服下,隔了好久,未见有任何不适,就将余下的药仍以三贴合为一贴,带入禁宫给予妃子,并请两次服用。妃子服药后,李太医照例侍候在外室,整整一夜坐立不安。翌日早晨,妃子传出话来,说服药后一夜未咳,面肿也消了。李太医听了,大喜过望,一下子瘫倒在坐椅上。徽宗也为妃子的怪病闷闷不乐,闻太监奏道:昨晚妃子只进药一剂,玉体已得安康。不免有几分诧异,急忙起驾赶往妃子处探视,一看,果真如此。徽宗大喜,一下子赏赐给李太医大量黄金和布匹。李太医从死亡边缘到获得重赏,几乎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李太医考虑,病虽安宁,倘若皇上向我索取药方,我便无以对付。因而又令家奴门前等候那位卖咳嗽药的人,特地请到家中,同他对饮谈天,并以百金购取他的药方,得知是蚌粉一药放在新瓦上炒得通红,拌青黛少许即成。李太医又问药方的来由,他说:“我壮年从军,如今年老被淘汰,不久前见到主帅有此单方,故剽窃得来,因此单方容易办到,故且借此方以度晚年生计。”李太医听了之后,便将他终身供养。

    后来的“黛蛤散”,即由本方脱胎而来,只不过蚌粉换成蛤蜊粉罢了。(叶水泉)

更多中药材
  • 我在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病人成天认为自己的身体有病,从心脏到血管到骨骼到大脑,到五脏六腑,特别怀疑自己得怪病、重病。通通检查一遍,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来,但是还是不肯善罢甘休,继续换医生,换医院,做更多的检查。这个疑心病,其实不是身体生病了,......
  • 我不建议大家过度节食减肥,或者单一的饮食减肥,黄帝内经里面说:“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体呢就会因为气血耗竭而终结,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饮食是很重要的。......
  •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