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成药外用治冻疮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冻疮时有发生。冻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颜面等处,由于寒冷侵袭,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而形成。采用中成药外治冻疮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云南白药 对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用药棉蘸少许外搽患处,每天3~4次,连续1~2周;对末破溃的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适量与黄酒适量调敷患处;已破溃者,可将白药粉撒于破溃处,消毒纱布包扎,次日便可结痂,一周内可愈。冬至后每日取云南白药酊外搽易生冻疮处,还可预防冻疮。

    风油精: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于患处,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一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冻疮破溃者不宜。冬季来到后,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正骨水等亦可。

    麝香虎骨膏: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洗烫患处5~10分钟至局部发热。擦干后,取本品剪成略大于患处面积贴于患处,24小时换药一次,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发热、红肿硬结、奇痒疼痛者。皮肤破溃,水疱形成及对本品过敏者不宜使用。此外,云南白药贴膏、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亦可。

    复方丹参液:复方丹参液7毫升,丙二醇3毫升,混合置瓶中备用。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并揉搓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

    中华跌打丸:根据患处大小,取本品5~7丸,研细,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7天,适用于青紫瘀斑型冻疮,冻疮破溃者不宜。

    百宝丹:冻疮未溃者,取40℃左右温水浸泡患处5~10分钟;已破溃者,取40℃左右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处,之后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覆盖整个创面,纱布固定,两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

    湿润烧伤膏(美宝):每日洗浴后外搽美宝,至少4次,连续1~4周。可活血化瘀,解毒生肌。

    云香精:用棉签蘸取药液适量外搽患处,每日3次,并揉搓至局部发热,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以及风湿骨痛等。

    解痉镇痛酊:用棉签蘸取药液适量外搽患处,每日3次,并揉搓至局部发热,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胡献国)

更多中药材
  •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
  •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