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石榴皮治病验方

    石榴皮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果皮。味酸、涩,性温,归胃、大肠经。有涩肠止泻、杀虫等功效,可治疗如下病症:

    黄水疮:石榴皮10克,黄柏、枯矾各5克,将上药焙干研细末,混匀。以香油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每天一次。

    消化不良:鲜石榴皮50克,鲜山药30克,鸡内金10克,捣烂为泥状,敷于神阙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腹泻:石榴皮30克,赤石脂20克,肉豆蔻10克,麻黄10克,研末混匀。以醋调成糊状,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口舌生疮:石榴皮煅炭研末,冰片适量混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两次。

    蛔虫:石榴皮25克,苦楝皮10克,水煎后,加红糖饮服。每日一剂,每日服两次,餐前服用。

    痔疮:石榴皮、槐角煅炭,研成细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用开水送服6克,每日两次。

    便血:石榴、地榆煅炭存性,研细末,加三七粉适量调匀。每次服9克,开水冲服,每日服3次。

    脱肛:石榴皮30克,五倍子20克,升麻12克,明矾15克,水煎,熏洗患处。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

    烧烫伤:石榴皮、藕节炭研细末,混匀。以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3次。

    中耳炎:石榴皮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许。用双氧水清洗耳内脓液,用消毒棉签拭干后,将少许药粉吹入耳中,每日一次。

    牛皮癣:石榴皮、斑蝥、明矾研末混匀,以香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两次。

    子宫脱垂:石榴皮30克,黄芪30克,五倍子、白矾各6克,煎汤外洗。每次30分钟,早、晚各一次。

    扭伤:石榴皮、大黄、红花、川芎、白及各等份,研细末调匀,外敷患处,每日一次。(李永明 张可堂)

更多中药材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