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云南白药不止是止血

    云南白药是人们熟悉的特效止血药,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刀伤外伤,效果显著。近年临床研究发现,云南白药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亦有较好疗效。

    新生儿脐炎:用双氧水洗净患处的分泌物,然后将一克云南白药填入脐中,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每日换药两次。

    婴幼儿秋季腹泻:取云南白药粉一克,用70%的酒精调成糊状,敷于脐窝,并用白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两次。

    褥疮:将云南白药粉溶于75%酒精中,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抹患处,每天3~4次。或用紫草油涂搽褥疮创面再外敷云南白药,用无菌纱布覆盖,隔日换药一次。

    口腔溃疡:取少许云南白药涂在黏膜溃疡面上,每日3~6次。

    带状疱疹:取云南白药适量,用菜油或食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损为度,每日两次。能促使疱疹吸收,缓解疼痛。

    血栓性外痔:云南白药用酒或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5次。尤其适用于初发外痔。

    烧烫伤:将云南白药以菜油或茶水调成稀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次。有止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的功效。

    输液后静脉炎:取云南白药适量,用酒调成糊状,均匀地摊在无菌纱布上,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一次,干后滴酒,以保持湿润。

    创面溃疡经久不愈:先将溃疡创面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洗净,然后取云南白药粉撒布于创面,用无菌纱布包扎,两日换药一次。

    脓疱疮: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擦干后将云南白药粉直接涂擦于患处。对病情较重者,早晚各用一次。

    肋软骨炎:取云南白药一克,用白酒或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氧化锌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2~3天换药一次。(祝建材)

更多中药材
  •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