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桂枝方防治冻疮

    桂枝是传统的发汗解表药,其味辛甘,性温,常用于风寒感冒、胸痹心痛、脘腹冷痛、风寒痹痛、痰饮、心悸等病证。此外,桂枝还是防治冻疮之要药。

    中医认为,冻疮多由寒气侵袭,郁遏阳气,凝滞经脉,气血壅瘀不通所致,治疗以温通血脉、益气活瘀为主。桂枝可温通经脉、通阳化气,同时因含桂皮油、桂皮醛等有效成分,故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利冻疮愈合,常用验方有:

    桂枝防冻方:桂枝15克,当归、白芍、川芎各12克,肉桂10克,干姜8克,党参18克,黄芪18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10剂,可预防冻疮发生或复发。

    桂枝葱白汤:桂枝50克,葱白10根,当归40克,红花20克。加水500毫升,水煎两次,以药液熏洗、浸泡患处。每日两次,每剂用两天,颜面及耳部可用毛巾浸药液敷局部。

    桂枝乌头酊:桂枝50克,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细辛、红花各20克,芒硝40克,樟脑15克,60%酒精1000毫升。先将前5味研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然后入酒精瓶内密闭浸渍7天,滤出药液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频频涂擦患处,每日2~4次。用于冻疮初发,尤适用于耳及颜面部冻疮。疮面溃烂者勿用。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白芍各15克,生姜片10克,大枣12克,生甘草6克,生黄芪50克。加水1500毫升,煎沸,对局部先熏后洗,继而浸泡。每晚一次,每剂用两天,适用于各期冻疮。易复发者加白术、防风、当归、川芎各15克;局部凉甚加附子15克,细辛10克;溃烂者加黄连10克,干姜5克;痛甚加细辛10克,川芎15克;痒甚加防风15克,蝉蜕10克。

    当归四逆汤加味:桂枝15克,当归、赤芍各20克,细辛、甘草、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加水500毫升,煎沸,对局部先熏后洗,继而浸泡。每日两次,每剂用两天,适用于手足部冻疮。

    桂枝苏陈汤: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渣。待温度适宜时,以药液浸患处20分钟,每日3次。用于冻疮初起及手足部冻疮。

    桂枝加芷黄汤:桂枝30克,白芍40克,生甘草15克,生姜30克,大枣7枚,白芷30克,大黄20克。加水煎沸10分钟,置渣液于盆中,待温度适宜时,反复多次熏洗、浸泡局部,每晚一次,每剂用两天。适用于手足冻疮未溃者。(尚学瑞)

更多中药材
  • 尿布疹是婴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且无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有可能发生,出现了尿布疹以后,对宝宝来说是非常有伤害的,当然也需要妈妈们及时的给宝宝进行治疗,而中药材紫菜膏就有治疗尿布疹的效果,其实紫草膏是可以在家自己制作的,那么到底紫草膏的做法......
  • 紫草油是临床治疗烧烫伤的长备外用药,文献中有医院自制紫草油的报道,处方均为紫草、当归、地榆、黄芩、黄柏、甘草、白芷、冰片等多味药组成,以麻油加热提取。紫草油的临床应用慢性溃疡多发生于四肢及血液循环差的地方,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无论是急性或慢......
  • 金不换,原名为罗勒,别名金不换(梅州、潮汕),臭苏(潮阳),香菜仔(普宁),鱼生菜(汕头、揭阳),九层塔(普宁、揭阳、广州、汕头、潮阳),鱼生菜、香菜、九层塔、光明子、金不换(南澳),鱼香草、罗勒(惠阳)、兰香(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称为兰香)。......
  • 我们平时吃什么东西,一般只是取它的某一个部分,比如说苹果,我们只吃它的果实就可以了,而它的叶子还有还有树干都不是我们想要的;还比如说茶叶,也是只需要采摘下它的叶子就足够了,其他的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意义并不大;一般来说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样的,但......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吃沙姜,因为沙姜具有很大的功能和效用,人们也愿意食用,那么,孕妇能不能吃沙姜呢?1、沙姜的功效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