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对症“灭火”选准药

    进入冬季,人们常因气候干燥而上火。选择“灭火药”也应当对症。

    上焦火

    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儿童可表现为不肯吃饭、烦躁不安,甚至不愿进水、口腔疼痛。起病时可见发烧,多数为高烧,在口腔内可见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易形成溃疡。口唇、舌及颊黏膜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疱疹、糜烂或溃疡。灭上焦之火,成人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服珠黄散等。

    中焦火

    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儿童则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有饱胀不适、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成人宜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下焦火

    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混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增多色黄。小儿则眼屎多,头面部长红疹。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上述三焦之火为实火,此外还有虚火,也就是阴虚阳亢,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可在医师指导下对症服用知柏地黄丸等药。(于峰)

更多中药材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