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威灵仙通大便

    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骨鲠等作用,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及诸骨鲠咽等证。此药之功尚不仅此,亦可通大便,疗效亦佳。《本草正义》言:“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说明威灵仙性好走窜,功在通利,能通行十二经脉。而便秘患者肠腑不通,气滞血涩,传导失司,故可用威灵仙,取其宣通之性,消除气滞血凝,以恢复肠道功能,便秘自愈。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有“威灵仙丸”:“治高年津枯便秘。黄芪、枳实、威灵仙各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姜汤白汤饮下,忌茶。”即记载了威灵仙治便秘的经验。民国名医张锡纯学习邑中名医刘肃亭用威灵仙之经验,言大承气汤合威灵仙服之,“借威灵仙走窜之力以触发之,则硝、黄力之停顿者,可陡呈其开通攻决之本性,是以大便遂通下也。是威灵仙之于硝、黄,犹如枪炮家导火之线也。”张氏言“愚闻如此妙论,顿觉心地开通,大有会悟,后有仿此医案之时,亦随手奏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晋名医刘绍武先生创“利肠汤”,药用白芍30克,威灵仙10克,芦荟5克,甘草30克,治疗习惯性便秘,言“大便难,常苦不下,它药无效者,利肠汤主之”。亦取威灵仙宣通之性以治便秘。

    笔者师前贤之经验,治疗便秘时,每与应证方药中,加入威灵仙10~15克煎汤服下,疗效满意。但本品辛温疏利,走窜不定,治疗便秘,只可暂用,不可久用。姑举一例以证:

    王某,女,28岁。产后不久即开始便秘,至今已两月有余,3~4天方排便一次,坚涩难行,每次均需用“开塞露”等通便药,始得一行。伴少腹胀满,唇干少津,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滑。辨为阴血不足,肠燥失润,气机阻滞,通降失司,以致大便秘结不行。治宜滋阴养血、润燥理气。药用白芍40克,阿胶10克(烊化),威灵仙15克,生甘草10克。3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3剂后便即通畅,患者恐有反复,自行配服,又进3剂,停药后大便一直保持正常,病遂告愈。(周益新)

更多中药材
  • 柠檬草和玫瑰醋听起来就是一种草,其实是一味药,柠檬草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柠檬草在生活中可以见得到,但是真正利用并服用,柠檬草不必玫瑰艳丽它其貌不扬,但功效却不凡,作为一种草药,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尤其是柠檬草泡水之后服下对人体有益,柠檬草......
  •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缘。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5至7月花尚未开、叶正茂盛时,采叶阴干。艾叶多皱缩,有短柄,完整叶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
  • 金不换又称田七属于同种多年生草本。金不换和田七只是叫法不同而以,它原属于同种只是不同的称谓,高达30~60厘米。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厘米,直径约1~3厘米,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金不......
  • 金不换是中药三七的别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那么,金不换的功......
  •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