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生清熟补说地黄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入药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3种,虽属一物,然因采制不同,而功效迥异。鲜者即采挖后洗净直接应用;干者即将鲜者晒干或烘干,使其内部干燥而颜色变黑,通体柔软;熟者即将干者拌黄酒反复蒸晒,直至内外黑润为度。

    地黄最早载于《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名医别录》曰鲜地黄“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不安、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捣饮之”。《药性论》曰干地黄“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日华子诸家本草》亦云:“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助筋骨。”《本草纲目》云: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本草从新》亦云:“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

    鲜地黄性味甘苦、性寒,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止渴,主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虚劳骨蒸,消渴便秘;干地黄性味甘苦、性平,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热病伤阴,消渴便秘,心烦失眠,虚劳咳嗽,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熟地黄性味甘,性微温,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腰酸腿软,视物昏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月经不调,崩漏下血。凡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药理证实干地黄有强心、降血糖、消肿抗炎、止血、保肝、抑菌、抗肿瘤及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熟地黄补血作用与骨髓造血系统有关,所含的铁、磷、钾、铜等微量元素促进造血,对炎性肉芽囊肿有明显抗渗出、抗增生作用,还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自从宋代钱乙将张仲景“金匮肾气丸”去肉桂、附子,改为六味地黄丸之后,衍生出许多以“地黄丸”命名的成药,如麦味、杞菊、知柏、明目、归芍、参麦、滋阴地黄丸等。药理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有以下功用:一是有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二是能改善神经系统、性腺功能障碍;三是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减少心肌胶原沉着、减轻主动脉壁脂质沉着;四是提高实验动物血钙、磷含量,抗佝偻病;五是显著降压、镇静、利尿,改善肾功能;六是促进肝糖元合成,有利于加强肝脏解毒功能;七是显著降血糖,使红细胞糖代谢恢复正常;八是诱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功能;九是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十是调动人体抗癌能力,扶正祛邪有助于防治癌症。(洪文旭)

更多中药材
  • 新生儿的身体是很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感冒发烧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如果平时不能够及时的给宝宝添衣,减衣就会容易引起感冒的现象,感冒了宝宝就会出现鼻塞的现象,宝宝是很难受的,面对宝宝出现鼻塞的情况要及时的去治疗,也可以了解一......
  • 说到菌类的话,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蘑菇,但是实际上除了蘑菇是菌类以外,还有很多的食材也属于菌类,比如木耳就是菌类的一种,木耳的味道也非常的不错,一般黑木耳就是黑色的,而白木耳则是银耳是白色的,那么大家听说过金耳吗,这也是一种菌类,那么金耳孕妇可......
  • 菌类的东西不仅有蘑菇一类的,还有金耳和银耳也属也菌类的一种,银耳可以说是我们很熟悉的了,不过金耳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银耳是白色的,那么金耳呢,是金色的吗,金耳是黄色的,其实银耳有的也是淡黄色的,那么金耳与银耳的区别是什么呢,它们都分别有哪些......
  • 作为孕妇有很多忌口的情况,所以,孕妇所吃的东西就应该更加小心和注意,那么,有哪些能吃,有哪些不能吃呢,我们应该多加了解,韩国桔梗泡菜、风味独特,主要原料是桔梗、大蒜等,据有关材料,桔梗主要有如下药理作用:祛痰镇咳;降血糖;抗炎;抗溃疡;抗肿......
  • 中药桔梗是很好的药材,它温和而不刺激,是中药中的上等品,入药很好,而自己也可以尝试着储存,十分方便,你知道中药桔梗有什么功效吗,桔梗味苦、辛,性平。主要有宣通肺气,疏风解表,祛痰排脓,利咽,升提等作用,下面就向大家详解介绍桔梗作为中药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