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人7大特殊生理期补血法

    卵泡期:枸杞补血

    在卵泡期(生理期的第1~9天),卵泡开始在卵巢内成长,同时卵巢分泌出激素帮助子宫内膜成长。要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应以补血养阴为主,同时注意补肾。而枸杞是一种性味甘、平,具有补肝肾、明目、润肺功效的补阴药,常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需要注意的是,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热、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就够了,不要过量。

    排卵期:丹参补血

    排卵期(生理期的第10~12天),卵泡成熟后便排出卵子,经输卵管由卵巢送往子宫。要促发排卵,应在养精血的基础上加入通络、行气、活血的药物。丹参除补血之外,还能活血调经,清心除烦,止痛安神。但大剂量丹参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故须注意用量,一般为9~5克。

    黄体期:熟地补血

    黄体期(生理期的第13~21天)为排卵后期,若没有受精则子宫内膜停止生长,此时应阴阳并补,而以补肾阳为主。熟地味甘、性温、质润,可入肝经、肾经,具有补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在粥里面适量加点熟地,就可以很好地补血滋阴,留住健康和美丽。

    月经期:肉桂补血

    月经期(生理期的第22~28天),子宫内膜日渐剥落,血液和破碎黏膜便由子宫经阴道排出。此时因势利导,用活血调经法,以求行经通畅。

    肉桂是温补药材,能温中补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促进血液循环。但桂皮性热,适合天凉时节食用,夏季忌食桂皮。由于桂皮性热活血,易损胎气,所以孕妇一定要慎食。有手足心发热、口干咽噪等阴虚火旺症状者、月经量过多或经常流鼻血的血热者也不宜食用,盆腔炎、咽痛及其他热病患者应忌食。

    怀孕时期:红枣补血

    红枣可养血保血,改善血液循环。准妈妈们怕影响宝宝不敢乱用药,吃点红枣准没错,不仅能防治缺铁性贫血,还有滋补强力的功效。但过量食用有损消化功能,一定要适量,每天3~5个就够了。

    坐月子时期:阿胶补血

    少数新妈妈分娩过程中会出现失血过多,如剖宫产、产后出血等,这也会造成贫血,而那些以往就有慢性贫血疾病的妈妈,生完宝宝后可能会加重贫血。阿胶养血补血效果明显,产后适量服一点,可以较快地补充气血,增进食欲,让新妈妈最快地恢复体质。

    哺乳时期:当归补血

    新妈妈产后发生贫血时,自身的营养得不到补充,就会引起乳汁分泌不足,影响宝宝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新妈妈们的饮食里总少不了鸡蛋,用当归煮一煮,可补气养血。需要提醒的是,孕期的女性千万不要这样吃。当归活血,食用后很容易发生子宫收缩而出现阴道流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恶露不净时应禁止食用。(建佑)

更多中药材
  • 随着人们对于养生的关注度提高,也越来越重视中医治疗的方法,这是由于中药成份对身体产生的副作用相比较西药来说没有那么的强烈。而现在医院里面推行的中药都是袋装中药包,这样能帮助患者节省煎煮中药的时间,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所需服用的中药是......
  • 大家都应该知道,党参是一种非常珍贵有用的中药材。大家也应该都有见过党参,党参的颜色和模样都是不非常的好看的,但是营养价值却不是一般的高的。党参的种类有非常的多种,单单中国就有了三十九种党参。现在有很多人把党参拿去泡水喝,这种做法是不是正确的......
  • 通过艾灸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且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比如进行艾灸能够行气通络,还能够扶阳固脱以及拔毒泄热等。不仅如此,艾灸还有很不错的防病保健效果。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过可以通过艾灸来预防狂犬病的理论。如果艾灸的穴位选择得当,可以起到延年......
  • 脑血管硬化其实现代人高发的一种疾病,是动脉硬化中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中风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健康,同时我们也知道这种脑血管硬化的疾病在初期发作的时候主要会有头晕冰痛,恶心等问题,而到了中期的时候又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问题。......
  •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力差的话,那么身体的抵抗力其实也都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可以说良好的免疫力就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根本的方法,因此对于那些抵抗力不好的朋友来说日常一定要想办法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而要增强自己的力首先就要了解自己是否有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