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黄连消斑汤 名医名方

    金福厚,男,出生于1953年。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现任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紫癜研究室主任。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对临床多种疑难病,尤其是过敏性紫癜(腹型)、紫癜性肾炎造诣颇深,治病重视阴阳气血及五行生克制化,临床善于用和法。先后主持承担11项研究课题,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

    组成 黄连10克,干姜5克,清半夏10克,炙甘草15克,桂枝5克,党参20克,白芍2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大枣10枚,三七3克。

    功能 寒热并用,化瘀消斑。

    主治 过敏性紫癜(腹型),属寒热错杂血瘀证,症见皮肤紫斑,形状大小不一,胃脘或脐腹疼痛,黑便或便血,舌红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滑。

    用法1日1,水煎分3次服,夜间可酌加一次。忌食辛辣、寒凉,易过敏食物。

    方解 本方以黄连、干姜为主药,清上热温下寒,寒热并用,清半夏、白芍、桂枝、延胡索、川楝子、三七降逆,化瘀消斑为臣,佐党参、甘草、大枣和中以复中焦升降之职,上药合用共奏寒热并用,化瘀消斑之效。

    加减 心下及胃脘疼痛喜按者加良姜、香附,拒按者加蒲公英、丹参;痛在脐腹喜按者加小茴香,拒按者加丹皮;痛在少腹喜按者加乌药、肉桂,拒按者加桃仁、蒲黄;虚寒偏重便血者,加炮姜、白术、制附子;瘀热偏重便血者,加大黄炭、生地榆、地丁。

    临床运用 对于血证紫癜,传统习惯多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虽对皮肤斑点有效,往往由于药物偏凉而使寒热失调加剧,腹痛加重,治疗不能继续。本方是在《伤寒论》黄连汤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酌加金铃子散、白芍、三七而成。针对寒热错杂血瘀证的病机,可使上热下寒或寒热错杂得以和解,不治斑则斑自愈。临床若运用得法,治疗腹型紫癜一般1~2周使病情缓解稳定,3~4周基本治愈。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最近我接触了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女性啊, 50岁,停经半年,出现了一个比较重的潮热出汗,伴随着夜间盗汗,这个病人呢,这个停经有半年了,逐渐的呢开始潮热出汗,特别是夜间盗汗比较重,自己呢也吃了一些调理更年期的中成药,有一点效果,但是呢,......
  • 我们都知道啊,肥胖是对健康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个体脂率过高,这个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什么?高血压,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体重过瘦的话会导致什么呢?一样不是非常健康。这样的偏瘦的老年人呢,这个脂肪含量比较少,甚至呢肌肉含量......
  • 这个病人呢,是一个45岁一个男性,是自己做生意啊,平时呢,应酬啊,酒局也比较多,他在这个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呢,发现重度脂肪肝,然后呢,血脂特别高,我看到他一个月之前的那个体检报告了,胆固醇是7.8,甘油三酯超过了12,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抽完......
  •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