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八珍糕调理小儿体弱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医博士

    中医讲究的是药食同源,用平淡的食品调和脾胃,解决大问题。

    在众多求医邮件中,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孩子的病了。许多孩子,因为某种原因,经常生病,甚至一感冒就引起哮喘发作。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这样的孩子,目前西医也没有好的调理方式。中医的特点是,不但治疗现在的病,而更看重如何调理身体,让你逐步恢复,尽量不患病,使身体强健起来。

    我为什么用八珍糕来调理体弱的小孩子呢?清朝陈修园写的《医学三字经》里,对小儿病是这样论述的:“小儿病,多伤寒,稚阳体,邪易干。凡发热,太阳观。热未已,变多端。太阳外,仔细看。遵法治,危而安。若吐泻,求太阴;吐泻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阴阳症,二太擒;千古秘,理蕴深,即痘疹,此传心。”这段话,道出了小儿病的调理方法。

    一些孩子,一遇到冷风就感冒,稍微一冷就犯病,这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应该从脾经论治。这些看似呼吸系统的疾病,其实都是脾胃不足引起的,所以在看到这样的病症时,除了急性期治疗肺脏,其他的时候都应调理脾胃。

    现代西医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在诱发哮喘的众多因素中,饮食作为一种特异性过敏原占有较高比例。这种食源性哮喘在成人中并不多见,但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中则占较高比例,也就是说,年龄越小,食滞导致哮喘的越多见。可能与小儿胃肠道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消化道的黏膜还没有发育完全,某些大分子蛋白易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并作为异种物质刺激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有关。随着小儿年龄增长,其胃肠功能逐渐完善起来,对食物耐受性逐渐增强,食源性哮喘也就逐渐减少。

    如果西医不做类似的研究,很多人就不会想到脾胃系统和哮喘的呼吸系统有什么关系,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脾土是肺金之母,这是中医用五行的分类法来标识脾胃与肺经的关系,脾胃出了问题,肺也容易出问题。现在西医也在研究,提出了相关解释。这说明事情的本来认识就是这样的,中国古代中医的观察是仔细的,分析是正确的。

    所以,在哮喘不发作的期间,好好地调理脾胃才是根本,这就是为什么陈实功的八珍糕被称为“医中正道”的原因。

    在八珍糕中,山药、莲子肉、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实都是补脾药物,也是药食同源之品,这些看似平和的食物,在补足脾胃之气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八珍糕在各地有很多产品,苏州的八珍糕的方子据说是经过叶天士审定的,西塘的八珍糕早就是这个地方的特色产品了,绍兴也有八珍糕。

    这是食疗的方法,中医讲究的是药食同源,用平淡的食品,调和脾胃,解决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发病的急性期,先应对症治疗,如果孩子舌红,说明有热,此时要清热,等热去了,再服用调理脾胃的药物。

    总之,小孩子的身体恢复得特别快,家长们不用太担心了,有时一转眼孩子的身体就会好的,都出乎我们大人的意料。

更多中药材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
  • 人参有以下功效一:大补元气,像我们平时气虚同时感觉有点身体发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参煲汤喝就可以。二:复脉固脱,特别适用于气阴两虚的人。三:生津养血,人参既能够补气,同时呢还能够生津,像我们胃阴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参,同时人参能通过补气来生血......
  • 藏红花至明代传入中国,记载在李时珍《本草纲目》被列为药用,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那藏红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对于月经量少、月经延后、经期腰酸腹痛、血块多、面色暗淡、脸上斑点比较多的女性尤为合适。那它到底怎么用呢?取四到六根泡水当茶叶,可以反复冲......
  •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