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野菜味美益健康

    眼下正是出游的好时机,周末相约几个朋友外出踏青郊游,顺带挖点野菜,既能愉悦心情,还能享受美味,其乐无穷。那么,挖野菜、吃野菜需要注意点啥,安徽省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施卫兵教授为您一一道来。

    施卫兵说,山野菜不仅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有的野菜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栽种的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大多山野菜生长于山林之中,未受到现代工业和农药,化肥的污染,尤为珍贵。

    药食同源

    野菜不仅能够丰富餐桌,也是防病治病的良药。油腻吃得过多的人,在春天野菜上市季节,多吃一点野菜,既可尝到野菜的鲜味,又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药食同源是野菜得天独厚的优势。海腥草、车前草、地菜、野荠菜、蒲公英、薄荷叶、马齿苋等既是佳蔬,又是良药,且风味独特。

    春天食野菜,一是营养价值高。野菜的营养含量通常比常规蔬菜高1~2倍。二是有保健作用。野菜中许多营养成分本身就是“良药”。三是无污染无残毒。除了生长在马路边、化工厂附近等污染环境中的野菜外,多数野菜生长在大自然,生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没有化肥、农药、污染物等有害物质,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是高质量的无公害蔬菜。四是风味独特。野菜吃法多样,可凉拌、炒食、鲜食、烧汤,也可做馅,还可加工成袋装即食菜品,制成干菜或腌制,可长期保存和食用,清鲜味美。

    并非人人适宜

    施卫兵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吃野菜。野菜多性寒味苦,可清热败火。因此长期脾胃虚弱、虚寒以及患有肠炎胃炎的人不宜吃野菜。民间有一种说法,野菜都是“发物”,容易引起皮疹等过敏症状,所以容易过敏的人也不宜吃野菜。有些野菜中草酸含量很高,而草酸可以沉淀食物中的钙,降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水平,所以过量食用野菜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

    采摘环境有讲究

    野菜的生长环境也有被污染的可能。春天郊游、踏青途中,不要采摘生长在马路边或化工厂附近的野菜;部分有毒的野菜如野芹菜、野胡萝卜等,如果误食,轻则导致吐泻、头晕等,重则引起生命危险,所以采摘时应格外注意。

    食用注意事项

    野菜的吃法很多,大多数的野菜洗净后烹调时,应用开水焯一下,以清除其所含的微量毒素。或拌或炒或蒸,就可以像蔬菜一样食用。干燥上火时可以用小火煨一锅野菜粥,可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取,有滋阴补肾、调节肠胃之功效。

    一是不过量食用野菜,如苦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之功效,但过量食用则可伤人脾胃;青菜含有生物碱,为凉血止血药物,常食则可致人脾胃虚寒、血瘀;二是在食用野菜时要彻底清洗,并用开水煮一下;三是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防止食物中毒;四是过敏体质的人不宜食用野菜。(陈小飞)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说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
  •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