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辨证治疗嗜睡症

    嗜睡症是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患者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唤之能醒,醒后复睡。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是阴盛阳虚,脾虚湿胜或气血不足。临床分型辨证治疗,效果良好。

    湿浊内盛:多见于体质肥胖之人,症见胸闷纳少,身重嗜睡,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燥湿健脾,方用平胃散加味:苍术12克,陈皮、厚朴、藿香、佩兰、半夏、石菖蒲各10克,薏苡仁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成药可选香砂平胃丸。

    气血两虚:多见于体质瘦弱或病、产后之人。症见食少困倦多寐,面色无华,气短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化裁:黄芪15克,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茯苓各12克,川芎、陈皮、半夏、益智仁、炙甘草各10克,焦神曲、焦麦芽各15克,水煎服。成药可选十全大补丸,或根据气血虚偏重选用六君子丸、当归补血丸等。

    阳气不振:多见于老年或久病之人。症见神疲倦怠,食少懒言,畏寒肢冷,时时欲睡,舌淡或胖,苔白,脉弱。治宜温振阳气,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桂枝、淫羊藿、沙苑子、山萸肉各10克,党参15克,白术、枸杞子各12克,熟附子、干姜、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成药可选附子理中丸,偏肾阳虚者可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尚学瑞)

更多中药材
  •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