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五行源于对生的认识(上)

    梁永林 甘肃中医学院

    编者按: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几乎都笼罩在五行说的框架之中,要理解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首先就要理解五行说的来龙去脉和精神实质。古往今来,对五行说起源的解说可谓层出不穷。今甘肃中医学院梁永林从对太阳运动出现四时变化的观察,以及“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的哲学命题出发,论述了五行概念产生的渊源,并对“土载四行”的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本版将分两部分连续刊出。

    关于五行的起源,有“五材说”、“五方说”、“五季说”、“五德终始说”、“五星说”、“五工说”、“五指说”、“五种元素说”等。但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能很好地解释阴阳与五行的源渊,以及五行中“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土旺于四时”的原理。笔者拟从古人对生命来源的认识过程,探讨五行观念形成的轨迹。

    图腾崇拜由大母神(独立神)

    向对偶神的转变

    原始人类关注的两大主题是:生与死。生(长生不死)是一种永恒的渴望;而关注死,人们是希望再生(死而复生、种的绵延不绝,长生不死)。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字:生。即“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生”是中国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生”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原则。因此古代先民们对具有长生不死以及死而复生能力的万物是非常崇拜的,称之为图腾崇拜,这种图腾崇拜在上古时期非常普遍。首先是对女性的崇拜,因为是女人生育了人类。即而移情为对蛙、鱼、蛇,以及对月亮、太阳等的崇拜,希望能赋予人们超人的“生”的能力。称黄河是母亲河、称大地为母亲,也是因为它们有着“生”的能力。

    但是,当人类后来认识到男女交媾才能生人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重新溯源。赵国华先生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推想:“古代人类溯源的逻辑是,既然女性不能独自生人,混沌之初或洪水之后,就必须有一男一女,于是,便编织了兄妹(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神话)可以结婚的种种理由。”既然女性不能单独生人,移情为水、地也不能单独生物。如《易经》“水火既济、地天泰”之说,认为只有水火既济,地天交泰才能化生万物。

    “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根源”

    观念的形成

    生殖祟拜的历史给中国的哲学家们以极大的启示。原始的世界是自然与人生,客体与主体浑然同在的世界。从这一逻辑出发,既然人类的发展演变由男女媾和的创生行为演变而来,那么天地万物的自然世界也必然存在这一个相同的生殖规律。这个以男女媾合为原型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被抽象为两个基本的生殖符号——阴与阳。

    但是我们知道根据阴阳属性的规定,男、天、火属阳,女、地、水属阴,而“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火曰炎上,水曰润下”怎么能相交呢?由于男女相交时,男女之体位,以及男给女精液,女才能怀孕生孩子,就像天上下雨,地上万物才能生长,地里要播种子,才能长出庄稼来一样。根据先民的移情,认识到只有“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即只有“阴气上升,阳气下降”才能交相感应。

    可见,根据先民的移情,由“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易·系辞上》)移情至“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周易·系辞上》)进而提出:“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及“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咸》)的命题,指出了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源和动力。《道德经·四十二》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淮南子·天文训》:“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从生殖崇拜到天地交合,再发展到阴阳感应,是中国哲学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又是中国哲学生命内涵的基本构成。从天地的感应、男女的感应到普遍意义上的阴阳感应,这便是中国生命文化的开端。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从古代哲学到中医学,还是从中医学到古代哲学,它们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认识到只有阳气下降,阴气上升,交感合和,才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更多中药材
  • 我之前接诊过一位这样的患者,男性, 49岁,体型肥胖,他的问题就是睡觉打呼噜特别响,并且已经十余年了,吵得身边人根本睡不着,到后来他开始是不是被呼噜憋住,甚至被自己的呼噜憋醒,到了第二天出现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头晕乏力,患者还有记性不好的表现......
  • 那我们今天就就着这个问题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更年期是指女性到了一定年龄以后,那么这个年龄阶段一般是指45到55岁之间,由于生理状态的改变,大脑垂体神经,内分泌激素随之改变,从而引起了情绪,躯体认知等方面的改变。那么更年期的表现都有哪些呢?首先......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的女性,既往,她就有这种恶性肿瘤的家族史,所以说,她每年都定期的体检,那么在2020年年末的时候,她体检就发现肺脏的多发结节,较大的那个,已经达到了直径0.9厘米,所以说,她自己就非常的担心。那么她就来找到我,说通过中医中......
  • 这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困扰他的问题是顽固性的口腔溃疡很多年了,也应用了很多药物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反反覆覆,平时,口腔里面经常会多处溃疡同时发作,剧烈的疼痛影响到了他的生活,而且最主要。对他进食,也造成了很大的一个影响,其他的,没有什么......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她来找到我的时候,她直接跟我讲说杨老师,我患有的是这种临床的疑难杂症,疑难怪病。她说我的临床表现,就是你看现在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了,但是,我感觉全身特别的怕冷,尤其是腹部,腰背部怕冷的特别严重,像这个天,我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