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毛泽东邀名医看病谈医

    张存悌 李明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

    1951年,毛泽东住在香山双清别墅。有一天,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受到卫生部副部长、中央保健局局长傅连暲的邀请,两人乘车往双清别墅方向开去。傅说:“孔老,主席不久前偶感风寒,发烧已经有一个多礼拜了,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我就向主席提议看看中医,并举荐了您,这次有劳大驾了。”孔伯华询问了一下主席最近的饮食起居,对傅说:“请连暲兄不必多虑,孔某治病,不问贵富贫贱,都愿尽绵薄之力。”

    毛主席见了孔伯华,伸手相握说:“早闻孔老大名,您是孔子多少代孙呀?”孔答:“第七十四代。”“好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你创办的北平国医学院,为我国中医事业做了很大贡献。”孔伯华第一次见主席,没想到他对自己竟这样了解,心中十分叹服。他为主席号了一下脉,看了看舌苔,安慰主席安心服药,静心休养。然后口授,由儿子孔嗣伯开了药方,他对傅连暲说,吃过两剂,再看效果。结果主席吃完两剂后,烧就退了。他委托傅连暲给孔伯华打电话,对其医术赞不绝口,希望他能再来双清别墅叙谈一下。

    1952年,还是在傅连暲陪同下,孔伯华第二次来到双清别墅,与主席就中医学现状与发展做了深入交谈。主席非常同意他对中医的见解,明确表示,新中国绝对不会丢弃中医这样的国粹,并希望孔伯华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回到家里,孔伯华连夜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谈了他的想法。

    主席收到信后,很快批给周总理,让总理找机会与孔老谈一下。总理将他请进中南海,高兴地说:“孔老,你给主席的信我看到了,主席对你说的‘使病者有所依,然必先从教育人才始’这句话非常欣赏,我们正在筹备教学大纲,成立新中国的中医学院。”孔伯华听了十分高兴(《京城四大名医》)。

    1955年,上海名医章次公先生调到国家卫生部任中医顾问。不久,中央“四老”之一林伯渠患病颇重,呃逆月余不止,周恩来总理亲调章次公赴治,3剂药救治了林老。中央办公厅的—位同志在闲谈时对毛泽东说:“卫生部新来了一位老中医章老,那医术可神了……”,接着将林老案例讲给了毛泽东。毛主席高兴地说:“我早对你们讲过,中医不比西医差嘛,你们还不信。”过了几天,毛泽东身体不适,指名请章次公为他看病。此后毛泽东曾两次约请章次公彻夜长谈。他看过不少中医书,提了许多疑问,章次公均对答如流,主席会心地说了一句:“难得之高士也。”

更多中药材
  •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
  • 我们今天分享两种啊。中药代茶饮,阴调理阴阳,延年益寿。我们黄帝内经里边说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呀。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不休息,还暴饮暴食,不积极运动,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身体阳气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了现代人的亚健......
  • 我们中医讲啊,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身体所有的营养和能量都靠我们的脾胃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我们身体不至于虚弱,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死亡。医生仲景呢,他在东汉末年行医的时候啊,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表现,他肚子疼,他发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