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多胎丸”到底是福还是祸?

    常怡勇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

    最近有报道称,“人工多胞胎”在我国呈逐年增加之势,今年4月以来,就有6对人工“定制”多胞胎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扎堆降生,这让专家忧心忡忡。

    专家提醒,常吃促排卵药不仅会让女性更年期提前,更易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肝肾功能损伤,女性不应以自身健康为代价来增加怀双多胞胎概率。

    “多胎丸”为何物?

    几年前,克罗米芬胶囊(氯米芬)还是各地西药房中一种很少有人问津的“冷药”,每粒售价只有0.59元,在药店里随处可买,主要用于个别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症,为促排卵药物。一些人为了钻计划生育的空子,为了人为“创造多胞胎”或出于其他目的,本身排卵很正常的育龄女性也开始大量服用克罗米芬,至此,克罗米芬开始被称之为“多胎丸”。

    为此,国家将该药调整为“处方药”严加管制,一时间该药成了“稀缺货”。个别药店存有旧货,则高价向求购者出售,每粒售价高达几百元,还有些人在网上公然高价叫卖。一些治疗不孕症的专科诊所,买来这些药物,私自搀兑,炮制出所谓的“祖传秘方”,高价出售。一些千方百计想生育多胞胎的育龄夫妇则不惜花重金购药服用。

    滥用“多胎丸”

    赔了夫人又折婴

    河南省周口市32岁的陈先生,结婚几年没有孩子,四处投医买药。其妻子在服用大量的促排卵药物后怀孕,经医院检查得知,所怀的是双胞胎,家人高兴不已。怀孕7个月的时候,妻子早产,生下两个男婴,但他们身体都十分弱小,每人只有一斤多,而且全身肌肤呈紫色,哭声无力。经医生检查发现,两个婴儿都有严重的先天发育不良,这与孕妇在怀孕之前服用过量“多胎丸”之类的药物有极大关系。最终,这两个孩子几天内相继死亡。

    像陈先生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一位唐先生,为了让妻子生下“双胞胎”,劝妻子服用“多胎丸”。如今,妻子不仅没怀上“双胞胎”,反而患上卵巢囊肿。经医生诊断表明,其妻子患上卵巢囊肿与服用“多胎丸”有直接关系。

    据报道,沈阳等地也曾发生过服用“多胎丸”出现五胞胎的现象,结果因为一些并发症5个孩子都没能保住。医生提醒,多胞胎流产率高、死亡率高,新生儿智力也有可能受影响。

    谨慎使用促排卵药

    促排卵药,一般适用于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或有排卵障碍的人群。滥用排卵药物的危害显而易见,须谨慎使用。

    导致女性更年期早来。促排卵药有很多种,但是大致机理都是通过促进卵泡成熟促进排卵的。女性体内卵泡的数量有限,长期促使卵泡加速发育成熟,势必导致青春期时储备的4万多个卵泡迅速消耗。当所有卵泡都耗尽之后,由于雌激素不再分泌,更年期就来到了。一个月排出一个卵泡,更年期可能在40多岁来到;如果一个月排3个,可能30多岁就要面临更年期了。而且,服用促排卵药后,会使好几个卵泡一起成熟,导致卵巢体积增大,造成胃肠道反应,甚至肝肾功能损伤。

    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由于促排卵药阻断了雌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导致身体停留在一个高雌激素水平上,有可能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盆腹腔积液甚至是血栓。

    并发症不可忽视。服用促排卵药物后,尽管使多胞胎的发生几率大增,对于怀上多胞胎的孕妇而言,并发症也往往比较多,例如贫血、妊娠高血压、早产等。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血尿、腹水、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多种严重后果。促排卵药物有可能引起卵巢过度刺激,内分泌紊乱,卵巢囊性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并且有可能发生卵巢癌、乳腺癌等。该类药物正常服用剂量的波动范围也比较大,如果盲目服用,可能会打乱内分泌轴的功能,导致真正的不孕症。

    促排卵药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监控下服用。其使用首先要有指征,再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科学应用。

更多中药材
  • 中医治疗肿瘤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肝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受到众多因素多年作用的影响才会发生,在治疗上也是相当困难的,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单一。中医治疗肿瘤优势:1、缓解病情:在中医治疗肝癌上应用多是很常见的事情,首先我们要针对肿瘤的症状进行......
  • 晚期肝癌中药治疗中中药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既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也能够彻底的控制症状,中医个体化处方治疗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肝癌晚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肝癌晚期腹水治疗具有平衡水盐代谢,促进潴留水液......
  •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在临床上的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肝癌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了。这时肝癌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是患者也不可放弃,一定要积极治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肝癌到了中期有......
  • (1)楝邪金汤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叶12克,枳壳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莱菔子12克。加减:湿热内蕴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黄、茵陈、山栀、黄芩、黄连、石上柏、大青叶、板蓝根......
  • (1)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0克。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