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阴阳学说 中国原创的对立统一学说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阴阳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对立统一理论,而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阴阳理论不是对立统一理论,2011年6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第4版《阴阳理论不是“对立统一理论”》一文即持此论(以下简称“马文”)。笔者认为,阴阳学说是中国原创的对立统一学说,具有矛盾论的一般涵义,但又不等于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的,阴阳的对立与统一也是互相定义的;即对立是统一的对立,统一是对立的统一。由于马文把阴阳理解为任何相关或不相关实体的两个构成部分,又把“在同一个统一体中”理解为两个对立的部分必须是在同一个实体的内部,所以举了不在同一具体事物内的“阴”与“阳”可以“仅对立”而“不是‘对立统一’”这种有失妥当的例子。

    马文举例说“甲片树叶的下为阴之阴与乙片树叶的上为阳之阳,此一对阴与阳的关系仅是‘对立’关系”。其实,甲片树叶的下之所以为阴是与自身的上为阳相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与乙树叶没有关系,也就不存在对立关系;正如秦始皇为男与杨贵妃为女,并没有男女之阴阳关系一样。马先生忘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内在差异性的事物之间的差异才能成为矛盾。而只有外在差异性的事物之间,根本谈不上对立,也就谈不上统一。如石头的阳面与母鸡的腹部没有内在差异性,就不能说阴阳对立,当然也就是没有统一。

    马文又说“从医学角度看,秋冬寒为阴之环境之阴可“侵伤”人体之阳,人体之阳绝无可能‘侵伤’环境之阴。从哲学角度看,由于秋冬寒为阴之环境之阴与人体之阳此一对阴阳不在同一个统一体中,所以,此一对阴与阳的关系仅是‘对立’关系,不是‘对立统一’关系。”由此马文得出结论说,“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定义不能成立”。笔者认为,当把秋冬说成“环境”,则所谓秋冬环境与人体就处在了“同一个统一体中”的,这时环境对于人有“侵伤”,反过来,人体对于环境“侵伤”也有抵御,这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不能因为“人体之阳绝无可能‘侵伤’环境之阴”这一条,就完全否定人与环境是在“同一个统一体中”。中医讲“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就是环境与人的对立统一。

    阴阳作为“万物之纲纪”,主要讲的是一种普遍性的关系,天地之道。“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所以,阴阳学说是形而上的辩证法,而非一种实体的构成和分类。当阴阳关系建立的时候,对立统一关系一定建立;但是阴阳只是对于一部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表述,有些对立统一关系是不能用阴阳加以概括的,所以阴阳还不能完全代替矛盾论,例如量变与质变、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等矛盾,以及五行学说中的母子关系都是阴阳学说不能概括的。

更多中药材
  •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