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孕妇更要调和性情

    马有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强调怡情养生,对于孕妇,更应如此。因为孕妇的心情对于母体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甚为重要。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强调指出,孕妇一定要注意“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静”。这的确是胎孕保健的第一要务。

    怀孕的妇女要修心养性,调和心神,平定心情,经常保持宁静、愉快的情绪,不仅对孕母的健康十分重要,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也有重要影响。正如清代名医叶天士在《竹林女科》中所说:“宁静即养胎,盖气血调和则胎安。”

    孕妇善于调心神、和情性,既是胎养要务,也是胎教良方,因为心神得安,心气得养,对子女的性情也会产生良好影响,所以《胎产集要》强调:”欲生好子者,必须先养其气,气得其养则生子性情和顺。”如果孕妇的心神不调,情性不和,特别是七情过激,不仅母体受损而且危害胎儿。明代名医万密斋在《妇人秘科》中指出:“受胎之后,喜怒哀乐,莫敢不慎。”他认为,过度的忧思恼怒,都会损伤母气,而“母气既伤,子气应之,未有不伤者也。”

    一旦子气受伤,一是妨碍胎儿正常发育,二是引发胎病。

    早在唐代,孙思邈就发现,在妊娠三月左右,如果孕妇遭受惊恐或过度恼怒,就可能给胎儿的发育“定形”造成危害。

    现代研究也证明,怀孕早期的情绪紧张是引起胎儿畸形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母子同体,胎居母腹,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均由母体血液通过胎盘来供给。母体情绪紧张,急剧变化,就会引起激素分泌异常和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使血液中产生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的物质。如果孕妇在妊娠7~10周内情绪过度紧张,会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而妨碍胎儿上颌的发育,引起胎儿腭裂,俗称豁嘴。一位德国儿科专家作过统计,在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新生儿畸形率只有l.7%,战争期间上升到2.6%,到了战后则高达6.5%。他认为,战争恐怖和战后危机是导致畸形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

    妊娠后期,胎儿身体器官的发育渐趋完善,而神经系统的发育正处于旺盛阶段,如果这时孕妇备受惊恐、忧伤的折磨,惊慌不已,坐卧不宁,以致胎动频繁,就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这种胎儿出生后,往往哭闹躁动,睡眠不安,消化不良,适应能力差,更容易形成暴躁乖僻的性格。

    孕妇过度的忧思恼怒和惊恐,往往引起胎病,给孩子埋下祸根。这是因为,“孕精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一有偏倚,即致子疾。”例如,长期忧郁的孕妇,以致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影响胎儿发育,孩子出生以后常患虚证。有人对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母亲在妊娠期往往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

    由此可见,要使胎儿的身心正常发育,防止畸形,避免胎病,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始终都应注意调和性情,防止七情伤胎。宋代名医陈无择在论述妊娠注意事项时,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和情性,防情伤。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写道:“一月不可纵怒,二月不可惊动,三月不可纵欲及悲哀,四月不可劳逸,五月不可妄思,六月不得杂食及针灸其经,七月不可忧郁、叫呼,触冒烦躁,八月勿食燥物,九月不可怀恐及房劳。”

更多中药材
  •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节饮食,这是最不花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期间干锅烧烤,路边摊小吃,烟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时啊,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调节情志,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让自......
  • 第一,我们胃痛,胃胀,两胁胀痛,嗳气,生气的时候加剧疼痛,与情绪相关的胃部症状,那么一般与肝气郁结,肝横逆犯胃它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需要疏肝和胃来进行调理。第二,吐酸,夫酸者肝木之位,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盛,故为酸也。明代宫廷贤的论......
  •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归脾丸的其他的作用。归脾丸是中药著名的一个方剂,它的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等等的组成,它的作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所以它主要治疗的是心脾两虚,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