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马三立的三合一养生法

    唐祖宣 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

    马三立(1914年~2003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相声艺术大师,1914年生于北京,1921年跟随父亲马德禄学艺,后拜“相声八德”之一的周德山为师,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他的相声艺术给数不清的人带来欢乐。马三立年近九旬时,依然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马老的养生之道是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三者相结合,马老戏称之为“三合一”。

    作为笑的艺术的研究者和传播者,马三立先生认为,笑是促进精神健康的良药和营养素。马老主张老年人要有幽默感,喜爱打趣、说笑话,这样不但能心情愉快,而且还能增强脑力,增强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延缓衰老。

    马老曾说:“在心理上我不想过去的坎坷经历,不愿老琢磨过去的让人别扭的事。多瞻望未来,别较劲儿,别和自己过不去,挣钱别犯法,别占别人便宜,也别做怕别人知道的事,这样心里就坦然。”

    马老很注意精神健康。他情绪乐观,笑口常开;不爱生气,不自寻烦恼;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更不计较名利。其行动准则是:不妄想、不妄动、不妄言。

    《灵枢·百病始生》记载:“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吕氏春秋》中亦有“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种接神,则生害矣”之言,说明心理及精神异常,可损伤人体阴阳与脏腑,产生各种病症。所以,保持心理与精神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马老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我很注意吃喝拉撒睡,其中最注意睡,从未失眠过。每天午睡到3点半,在此之前,谁按门铃、打电话来我都不接。反正我睡着了也听不见”。马老在饮食上很有节制,喝酒从不过量,很有规律,且按时按顿,从不吃得过饱,也不吃太凉或太热的食品,每餐荤素搭配。他一天吃四顿饭:早晨锻炼后,7点钟吃一顿,中午12点、下午6点和晚上10点各一顿。如果晚上演出回来晚,就吃得晚一点。马老每天起床后必喝两杯白开水;每天喝3次茶,这是几十年的习惯了。他坚持看书看报,不看不行。看时把腿垫高点,也是休息的一个方法。他喜欢写写画画,不大喜欢看电视。“看电视干坐着不动不好,还不如站着写点画点地浪费纸墨呢!”

    马老养生的另一个内容是运动锻炼。他有一套自编的“十节操”,常年坚持,对他的身心健康很有帮助。他每天早晨先静坐20分钟,然后做弓腿、甩臂、回首、拍打心肺的“自创操”,另外还拍打脚面10次、叩齿22次,早晚两次各散步800步。

    马老进人晚境,从来不认为自己老了,但毕竟还是老了,眼花了、耳朵背了。但他反倒认为,少知道点闲杂琐事更有益身心健康。因为不着急、不生气,才能延缓衰老。他觉得,他总结的“三合一”挺好,只要笑口常开,遇事乐观,定能健康长寿。

    《灵枢·口问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正说明心在情志方面是起着主导作用。马老以幽默、风趣、睿智、乐观的人生态度诠释人生,把欢乐带给了观众,把健康留给了自己。《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人与自然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马老一生可谓道法自然,生活规律,注意锻炼,忘却年龄,与人为善,不妄想,不妄动,不妄言,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与得失,因此,年届九旬仍精神矍铄,“逗你玩儿”,实乃一位“老顽童”。D4

更多中药材
  • 豆豉我们大家应该都吃过,味道非常不错,而且在很多美食里面都有豆豉的影子,比如我们的最爱老干妈,那里面主要就是豆豉;豆豉也是有制作过程的,很多人对这一方面都不是特别的了解,而且也不知道其实豆豉还是一种中药材,名字就叫做淡豆豉,那么究竟中药淡豆......
  • 随着现在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国家政策也在鼓励很多妇女生育二胎。很多的高龄妇女的生育二胎过后,都会选择给宝宝喂一些益母草来保证他们的体内营养素。但是现在的很多健康网站都在警示广大妇女在哺乳期的时候,对于益母草的食用一定要比较谨慎,那......
  • 男人肾虚是很常见的,会因为工作劳累压力很大导致,平时不注意保养的话,是最容易出现肾虚的,有的男士会经常吃六味地黄丸来补养肾脏,不知道六味地黄丸补肾阳虚吗,有没有什么好的功效呢,有的男士不建议吃六味地黄丸来补养肾脏,有的人说是可以的,到底能不......
  • 妇科疾病是我们生活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但是对女性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其中有很多女性出现妇科疾病总是不好意思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就会自己盲目的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缓解,有很多女性在下身出现瘙痒等现象的时候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来清洗下身,有的时候不......
  • 大家都应该知道,党参是一种非常珍贵有用的中药材。大家也应该都有见过党参,党参的颜色和模样都是不非常的好看的,但是营养价值却不是一般的高的。党参的种类有非常的多种,单单中国就有了三十九种党参。现在有很多人把党参拿去泡水喝,这种做法是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