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型辨治

    吴沛田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血脂症为特征的临床证候群,有原发与继发之分,是小儿时期泌尿系常见病,属中医学“水肿”、“虚劳”范畴。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多为脾肾两虚,复感湿热毒邪,致血瘀阻滞,病情较长而难愈。笔者按以下四型辨治,提高了该病的临床疗效。

    脾虚湿阻

    面色萎黄,脘闷腹胀,纳呆便溏,全身浮肿,或身重乏力,小便短少,舌淡胖或齿痕,苔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用四君子汤加味,药用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桑白皮、陈皮、猪苓、石苇、桂枝、厚朴、麻黄等。

    湿热壅盛

    周身浮肿,面红气粗,口干不欲饮,午后腹胀,或呕恶少食,或继发疮席,大便不爽,头痛失眠,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宜清热化湿、利水消肿,方选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金银花、公英、地丁、滑石、萹蓄、泽泻、野菊花、茯苓、连翘、土茯苓、败酱草、萆薢等。

    脾肾阳虚

    一身皆肿,腰以下为甚,四肢不温,纳差便溏,乏力嗜睡,或腹胀呕恶,恶寒无汗,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舌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或沉紧。治宜温补脾肾、化瘀利水,方选真武汤加味,药用制附子、肉桂、黄芪、白芍、白术、茯苓、干姜、仙灵脾、补骨脂、桑白皮、泽泻、车前子、赤芍、熟地黄等。

    瘀血内阻

    周身浮肿,面色晦暗或黧黑,大便不畅,小便不利,倦怠乏力,皮肤干燥或瘙痒,或见瘀斑,舌苔薄或腻,舌质紫黯或见瘀斑。治宜行气活血、化瘀利水,方选桃红四物汤、济生肾气丸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熟地黄、丹参、怀牛膝、山萸肉、土茯苓、杜仲、泽泻、车前子、茯苓、防风、枳实等。兼风寒加麻黄、羌活;兼阴虚内阻,加知母、黄柏、地骨皮;兼饮食停滞加谷芽、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更多中药材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
  •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