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白露花开还为药

    吴桂芳 四川省旺苍县中医院 青天赐 四川省旺苍中学

    一觉醒来,窗外是淡白的午后阳光,蓝天干净高远,空气冷涩渐薄,又到白露时节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节令至此,秋意渐浓,大地呈现出一派荒凉景象,木芙蓉、秋海棠、桂花、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芦花、黄花槐却在这荒凉中药香醉人,开得正艳。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今年9月8日是白露时节,木芙蓉繁花似锦,占尽秋日风情。其花芳艳清丽,皎若芙蓉出水,丽似菡萏展瓣。木芙蓉花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其叶有消肿解毒、散瘀止血作用。有名的“玉露散”和“芙蓉花油”就是用木芙蓉的花和叶制成的。

    白露时节,秋海棠花姿明媚动人,花色娇嫩艳丽,叶色碧绿光润,别具引人喜爱的雅韵。秋海棠的花、叶、茎、根均可入药,具有清热消肿、活血散瘀、凉血止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疔肿毒、吐血、咳血、鼻血、月经不调和胃溃疡等病症。秋海棠又名断肠草、相思草。《采兰杂志》载:古代一妇女因思念心上人,常在一墙下哭泣,洒泪之处长出一植株,秋天开花,故名曰“断肠草”;《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载:相传昔人有以思而喷血阶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

    “白露时分桂飘香”,桂树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时,芬芳扑鼻,香飘数里,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桂花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养声润肺的作用,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痔疮、痢疾、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本草纲目》载,桂花“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如童子”。

    在四川广元乡间,晚霞满天炊烟袅袅之时,纳凉人会嗅到清风中有一缕缕香气,那就是紫茉莉开花了。紫茉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中医认为,紫茉莉性平微寒,能利尿泻热、活血散瘀、去风消肿,治肺劳咳血、劳伤体瘦、头昏目眩等症。《中草药手册》载一治急性关节炎方:鲜紫茉莉根三两,水煎服,体热加豆腐,体寒加猪脚。

    “一枝浓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旁”,吟咏的是鸡冠花,它被誉为“花中之禽”,其花聚生于顶部,形似鸡冠。鸡冠花还是一味良好的强身健体之药。《本草纲目》载,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带下”;《玉楸药解》说它“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雁来红也以它独特的魅力为白露时节增色添景,它的幼苗很像苋菜,但到了深秋,其基部叶转为深紫色,而顶叶则变得猩红如染,鲜艳异常。清朝潘光瀛就有《雁来红》词云:“颜色傲江枫,装点秋容。非花非叶写难工。爱与斜阳争晚景,沮渍腮红。”雁来红味甜微涩,性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载其能“退热,治吐血,血崩”;《救荒本草》说它“清热祛湿,凉血止血,治痢疾,吐血,血崩,目翳”。

更多中药材
  • 第一,来找我的时候,就是告诉我这个返酸特别的严重,整个这种食道都是这种灼热不适的感觉。吃什么奥美拉唑,或者胶体果胶铋等等这一类的药物。好几天儿,然后又反复的发作,再有就是胃胀,这两个症状导致它进食非常的不愉快,什么都不敢吃,吃多一点胃就受不......
  • 那么肛是指肛门,我们古代,称肛门为谷道,那么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日撮谷道100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这是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每天收缩、收紧这种肛门100遍,也就是这种提肛运动,治病消疾又延年,而且古人还说了,谷道宜常撮,就是指,我们每天生......
  • 患者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男孩儿,他来诊的时候就告诉我说咳嗽已经有半个月了,半个月之前,得了感冒,发了几天烧,自己吃点药之后缓解了,不发热了。然后,现在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咳嗽,咯黄痰,嗓子也不疼,肺子里面也没有说胸闷的感觉,鼻子也通气儿,鼻子也......
  • 就是告诉我们,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温差变化比较大,那么在春天我们要多穿一点儿,不要说特别怕热,一热就着急把衣服全剪掉。秋天,你也不要着急加衣,一定要是根据气温的变化来适当的增减衣物,调摄寒温,避免出现了这种,因为过寒过热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
  • 那么结合临床的实践,我认识到这种结节类的疾病,它也是分寒症和热症。什么概念呢?说阳化气,阴成形。这种有形的结节是由于阳化气的这种功能失常所导致的,那么它分为两端,第一端呢,是阳化气的功能太过了导致阳热太盛,这种热性结节的产生是什么原因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