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整脊三原则 理筋、调曲、功能锻炼

    田新宇 河南中医学院 牛晓磊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笔者研习韦以宗教授的《中国整脊学》一书后,有幸跟教授临床侍诊学习,受益匪浅。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科专家施杞教授认为,韦以宗在占有大量科学文献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的观点,如用有机论思维研究脊柱运动力学,提出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用系统思维研究脊柱功能解剖学,提出椎曲论;用整体思维研究整脊法机制,提出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

    中国整脊学的思维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的思维,而西方医学家偏重于研讨人体自身的实体构成。学习整脊学时不要用西方思维,想当然的来理解整脊。什么是整脊的思维基础?就是在中医和中国整脊名词术语上构建出的“一圆一说两论”。

    比如,我们诊疗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运用整脊思维,其病因病理形成过程应该是由椎间盘退化和脊柱不协调运动共同造成的,而椎间盘自身没有动力结构,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后,几乎都出现椎曲变直,上段腰椎旋转、侧弯、倾斜。关节力学适应性调节,关节突关节位移导致椎间孔变小,神经根受后方应力推移,与前缘椎间盘碰撞而产生症状。

    由此可见脊神经与椎间盘在机械压迫产生症状时,脊神经是主动的,椎间盘是被动的。治疗时我们就要从恢复椎旁肌力平衡入手,调整椎曲,这样就抓住了疾病的实质,治疗目标就比较明确。在施治时,先理筋、再根据X线片辨证调曲、加强功能锻炼一而贯之,临床上所遇到的治疗难题也会迎刃而解了。如果一味改变突出椎间盘的形态,去剔除、消融等,虽然一时使症状减轻,但是换来的是脊柱运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的进一步失衡,椎曲更紊乱,其复发及复发后的后果可想而知。

    整脊学中的理筋、调曲、功能锻炼三大原则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理筋是基础,调曲是核心,功能锻炼是关键。

    筋柔才能骨正,为调曲做准备,理筋是治疗基础。韦以宗认为做推拿者重视“筋”,行正骨者重视“骨”。但脊柱劳损病不是突发的外伤,而是长期的单侧某肌群损伤导致脊柱骨关节错位。骨折复位要求对位、对线。所谓对线指恢复原来的解剖生理的力线。整脊对脊柱骨关节的复位同样要求恢复力线。这力线主要是“椎曲”,特别是“腰曲”和“颈曲”。临床上几乎所有的脊柱劳损病都源自椎曲紊乱。椎曲紊乱的病因病理基础就是椎体关节三角力学结构位移后出现“骨牌效应”所致。而椎曲紊乱起源于维持椎曲的四维肌力不平衡,所以要正骨调曲,就必须先理筋。所以在临床上运用整脊理论治疗脊柱劳损病和脊柱类相关疾病时,理筋是基础,调曲是核心。

    功能锻炼是分别锻炼相关的肌肉韧带和关节,使已受损的通过自我调节,进行恢复和改善,未受损加强协调统一,达到力的平衡。在实质上就是发挥脊柱“肌肉夹板”的作用,如骨折治疗用夹板对骨折的固定一样,对脊柱骨关节起静态和动态“固定”作用。

    在整脊临床上,维系脊柱的肌肉韧带就是脊柱骨关节的“夹板”。而“肌肉夹板”必须在相互平衡基础上,才能对脊柱骨关节起“固定”作用。因此,整脊医师必须清楚了解,导致脊柱骨关节不稳定的肌肉是什么?如此才能正确运用“肌肉夹板”对脊柱骨关节的稳定。

更多中药材
  •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