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该吃还得吃

    常听有人说,“是药三分毒”,于是生病往往逃避就医吃药,以为忍忍就好了。其实不然。台湾《康健》杂志刊文告诉大家:虽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上乘的作战方式,当身体出现问题,也可能随着身体的自我调节而不药而愈。然而,生病在许多状况下仍需用药调整、恢復正常或趋向正常的机能。

    “药吃多了不好”这句话其实有多种含义在内。对患者来说,药物常需经过肝、肾代谢,对身体造成负担,可能会发生与剂量有关的药物副作用、多种药物相互影响的作用等。对某些贩售健康食品业者或招摇撞骗者而言,这不失为是个能赚大钱的好机会。

    “药吃多了不好”若出于医生或药师等专业人员口中,其实是期望患者正确地配合服药计划,服药期间能注意用药反应(包括疗效与副作用),出发点是为患者好,但在人云亦云中却成为患者逃避就医、不吃药的藉口。

    生病确实未必需要用药,在治疗的方式与选择上本就是多元的,当然所衍生的问题或弊病也随之而异。药之于疾病就如水之于舟,载之或覆之都需要专业人员从旁协助,才能掌握病情的发展,做出最好的选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毛志民)

更多中药材
  •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
  •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开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况且芫花不仅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还可以用作中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为芫花只是用来欣赏的,好吧好吧,既然这样我就向大家答疑,说说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