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恐——在脏为肾主二便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恐,是形声字,古文的恐写作“kǒng”,金文作kǒng,《说文》古文作kǒng,从心,工声。后来为了区别,小篆加了“凡”旁,写作,已经与现在的“恐”字接近。“恐”本义是恐惧、害怕。《说文》:“恐,惧也”。后来“恐”由恐惧引申指担心、恐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深”,是劝齐桓侯,您的病在肌肤腠理之间,不治疗恐怕会继续发展。

    “恐”经常与“惊”连用,“惊恐”是个书面语,比如“动物世界”的解说词:食蝇草是令人惊恐的食肉植物。不过,细究起来,“惊”和“恐”是两回事:惊是没有心理准备,突然被吓,是外来的;而恐是心理知道的畏惧、害怕,是内在的。所以“恐”的程度更严重,持续的时间更长,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更大。

    中医认为,恐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黄帝内经》有:“在脏为肾……在志为恐”,说明“恐”在五脏中与肾相配,是肾的情志反映,过度的恐惧就会损伤肾脏。古代的笔记小说里记载,有个农夫在林中砍柴,忽然听到黑熊的叫声,慌忙逃跑,黑熊在后面穷追不舍,这个人极度恐惧之下举起路边大石向黑熊砸去,把黑熊吓跑了,结果这个人的胳膊再也放不下来了,遍寻良医不效。有位游方的高僧,说他是恐惧之下,致肾气疲败,需以情志治之,再处险境方能疾愈。结果半年后,这个人邻居家失火,眼看就要烧过来,情急之下,他忙着和家人一起搬运财物,居然胳膊完全恢复了。

    “恐”对肾的损伤还表现在,肾主二便,过度的恐惧会导致大小便失禁,俗语“吓得尿裤子了”,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肾处于腰脊两侧,从三焦部位来说,是处在下焦,肾中的精气要疏布到全身,但是人恐惧时精气不但不升,反而下陷,所以有“恐则气下”的说法。《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二奇疾》记载,广陵有个农妇患泄泻,解出的大便像油一样,甚至邻居的孩子拿纸捻蘸着她的大便能点灯,看了许多郎中都不好。孙滋九先生听说这个怪病就亲自上门诊查,切脉后让病人用补中益气汤和天王补心丹一起服用,吃了十服药病就好了。原先那些医生纷纷来请教孙先生。孙滋九说:这个农妇是惊恐得病,‘恐则气下’,大肠受到损害,不能够泌别精微和糟粕,所以大便就像油脂一样。那些医生就询问农妇,农妇说,自己半年前正在劳动,突然看到不满两周岁的小儿子在烧荒的火堆里爬,她害怕得拼命跑过去救起儿子,结果就得了这个病。这些医生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