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路广晁治疗泄泻经验

    朱伟宁 王丽媛 山东中医药大学

    泄泻乃中医内科常见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泄泻的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后世医家对之亦多有论述。导师路广晁教授在多年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治疗泄泻的丰富经验,现择其要者叙述如下。

    外感泄泻 重在祛湿

    外感泄泻,以感受寒湿、湿热之邪为主。外感寒、热之邪伤人,或温之、或清之,邪气皆可速去。而湿性重浊、黏滞,寒热之邪挟湿邪为患,若一味尊《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每致泄泻缠绵难愈。

    临床治疗这种泄泻,路广晁主张以祛湿为主,尤其对于湿热合邪而致泄泻的患者,祛湿尤当重要,此即前人“湿去热孤”之谓。古人根据湿邪在上、中、下三焦部位的不同,而立化湿、燥湿、利湿三法。泄泻之湿邪主要在中、下二焦,故其治疗当以燥湿、利湿为主,而具体偏重于燥还是利,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若患者泄下频繁,便质稀薄,甚则泻出如水样,当以利湿为主,药如车前子、云苓之属,使湿邪从小便而去,此即古人“利小便以实大便”之谓;若患者泄泻兼见脘腹胀满,身困体重等湿阻中焦之象,则应以燥湿为主,药如苍术、陈皮、半夏之属,使湿从中焦而祛,泄泻自愈。

    内伤泄泻 兼顾脾肾

    历代医家论治泄泻,多重视脾胃在泄泻发病中的作用,张景岳《景岳全书》中记载:“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路广晁在治疗内伤泄泻时亦倡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时时顾护脾胃,临证常在主方的基础上加用山药、薏米、扁豆、莲子肉四药。此四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四者皆具甘味,皆能健脾补中,脾运健,水湿化,泄泻自痊;且四者性味甘淡,兼具渗湿之功;另莲子肉性涩,具有一定收敛止泻的功效。四者合用共具健脾、渗湿、涩肠之能,路广晁在治疗内伤泄泻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此四者,每获良效。泄泻失治日久,每致损及肾阳,出现以清晨泄泻为特点的五更泻,正如古人所言“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路广晁在治疗此类泄泻时,宗《医宗必读·泄泻》治泻九法中温肾之法,方选四神丸加减,疗效确切。

    补脾柔肝 擅调情志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而有关情志因素导致泄泻的论述古已有之,《景岳全书·杂证谟》记载:“气泄证,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现代社会随着各种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临床上因情志不调导致泄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情志不调,每致肝木乘脾,脾失健运,因致泄泻。此类泄泻多症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前腹痛,泻后痛减,即祖国医学所谓的痛泻,亦即西医学所谓的肠易激综合征。

    路广晁在治疗此类泄泻多选用痛泻要方加以佛手、香附等调畅情志之品,疗效确切。佛手、香附乃舒肝解郁,调畅情志常用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佛手、香附提取物可拮抗组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进而抑制胃肠道蠕动,故可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腹泻。需注意的是,此类泄泻失治日久,易致脾气亏虚、脾运不健,而出现大便夹杂不消化食物,路广晁认为此时当以调补脾胃为主,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西为中用 中西结合

    在临证过程中,路广晁特别重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学辅助检查结果处方遣药,在泄泻一病的治疗中亦不例外。如果肠镜检查见肠黏膜充血、水肿、炎症明显者,常加用败酱草、椿根白皮、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祛湿、杀菌、抗菌作用的药物;如果肠镜检查见肠息肉者,常加用丹参、莪术等活血散结之品,亦常加用一味生薏米,薏米性味甘淡,可健脾、渗湿、止泻,为治疗泄泻之佳品,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薏米具有一定抗癌,预防癌前病变的作用,对预防息肉恶变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大病常规检查见红细胞、潜血阳性者,常加用白芨、儿茶、七粉等止血生肌之品。

更多中药材
  • 首先看这个痛经的原因,我们以前讲过,痛经从大的方面讲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虚,一个寒,一个淤,其实大家看红糖水这个功效就是温经散寒的功效,所以红糖水主要针对哪一些症状有效呢?就是寒症引起的痛经比较有效,如果对淤的话就没什么效果了,假如你宫寒引起......
  • 对于这个更年期的症状,首先是调节自己的心情啊,不要焦虑,首先感觉这个力气越来越不如从前,这个情绪就感觉力不从心,就感到焦虑,这个首先从心理上调理的话,就是舒展我们的心情。第二个我们从饮食方面,一般那个更年期这种阴虚火旺,我们尽量不要吃什么助......
  • 我们正常的是肝肾气血充盈呢,到更年期时候,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的话,就肝脉不足,会导致这个肝经有淤堵的情况,就脾气比较大,就这个肝主疏泄的功能得到了破坏。......
  •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