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经典的魅力

    肖相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世纪80年代,我在湖北工作期间,我一同事的小孩患感冒,在小儿科请著名的老大夫治疗一周不愈,请我诊治。我看患儿明显的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声重,舌淡苔白,我说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完全能治好的,为什么久治不愈呢?我们看了此前服的方药,主要是银翘散的加减方,后用麻黄汤半剂,一服汗出而差。

    1993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的一位教授得了糖尿病,自己用西药治疗,但是老烦躁不安,疲乏无力,出汗,他跟我说,是糖尿病损害了他的神经系统,十分紧张,自己没有办法治疗了,想试试中医。我给他开的方就是《伤寒论》中的白虎加人参汤,几服药就好了。

    2000年5月2日诊一河北省唐山市女性患者白某某。慢性肾炎多年,在中日友好医院做肾穿剌病理活检,病理诊断为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去年发现肾功能损害,曾在北京多家大型中、西医院住院治疗,病情不能控制,肾功能持续恶化。病人就诊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疲乏,胃胀不适,食欲不振,下肢冰冷,口苦口干,大便不畅,小便黄,月经量少色黑,舌红苔黄厚腻,脉弦。近期化验肾功能:SCr:563umol/L,BUN:17.6mmol/L。西医的诊断已经明确,中医辨证为寒热错杂,湿热中阻,升降紊乱,浊瘀互结。治疗宜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清热化湿,活血泄浊。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约1年,肾功能、尿检完全正常。此后如有不适,仍用上方间断服用,2008年6月又来复诊,肾功能、尿检一直正常,一直坚持正常上班。

    2003年国庆期间,石家庄市公安局一位干部的母亲,70岁。心衰合并肾衰,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病科。经治疗心衰得到控制,并已透析。但发热半月不愈,用各种抗生素无效,血液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诊断为慢性肾衰合并金葡菌败血症,药敏试验对万古霉素敏感。但万古霉素为肾毒性药物,迫于无奈,只得小剂量使用,治疗一周无效。医院已无计可施,告知家属,可能已经没有办法治疗,或者可请中医试试。通过熟人请我去会诊。诊时病人每天发热下午甚,可达39℃以上,无汗,不恶寒,时咳嗽,喉中有痰声,痰不易咳出,口不渴,大便3天未解,无食欲,小便尚可,舌暗淡苔白腻稍黄,脉弦细。证属正虚邪恋,不能祛邪外出。治宜扶正祛邪并用,方以小柴胡汤加味治疗,3剂体温正常,食欲恢复。

    2005年1月5日诊北京患者刘某某。从1993年开始患腹泻,每天三、五次不等,受凉、饮食生冷、油腻则泻,特别是脚不能受凉,受凉则泻,十分敏感,所以在家也要穿保暖鞋。曾经反复求治于中西医,服用各种中西药无效,因而失去治疗信心。因其母亲找我治疗肾病,效果很好,想让我给她的儿子治疗,因而就诊。诊时见腹泻,每天3~5次,大便稀溏,无肛门灼热,无黏液及里急后重,伴有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高血压病和高尿酸血症。辨证为脾肾阳虚兼脾胃湿热,治宜温补脾肾与清化湿热并用,方用四神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至2月16日三诊,腹泻已愈,大便成形,春节期间稍食油腻也不腹泻,在家可穿拖鞋。2008年7月23日因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又来就诊,诉腹泻治愈后一直没有复发,大便正常。

    在我的临床过程中,这种病例几乎天天都有。

    我的一生和《伤寒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父亲肖立渭名老中医以精通伤寒、善用经方、疗效卓著而享誉一方;我的硕士导师李培生教授和梅国强教授是当代著名的伤寒大家;我的博士导师时振声教授虽以肾病学大师闻名于世,但同时也是最著名的伤寒学家,治肾病也善用经方;我执教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儒家之孔子;《伤寒杂病论》之于中医,犹如儒家之《论语》。古今中外的名医,没有不师仲景、不读伤寒的。实践证明,学不好《伤寒论》,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中医的,更不用说成为名医了。中医之所以落到现在这种久振不兴的地步,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于经典的轻视和无知。要想振兴中医,不要求中医学好经典、学好《伤寒论》是不可能的。

更多中药材
  •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