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以酸治酸法运用体会

    卓思源 安徽省中医院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两种方法。反治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又称从治,常见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

    安徽中医学院徐经世主任医师提出以酸治酸是一种反治方法,胃脘疾病出现泛酸、呃逆等症,可用乌梅、五味子、诃子等药,但这种泛酸等症的胃脘疾病表现,实际上由于肝郁日久、肝阴亏虚、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此时运用酸性药滋肝阴、敛肝气,治其病本,可消除泛酸、呃逆等症。

    典型医案:周某,女,57岁,2007年7月26日初诊。患者嗳气吞酸已有10多年,时轻时重,伴右胁隐痛、乏力。曾经胃镜检查提示胆汁返流性胃炎,视其形体瘦弱,有冠心病和脂肪肝病史,诊脉细弦而右大于左,舌暗淡苔薄黄,以脉症分析乃系肝郁日久、木乘土位、气机横逆之象,治用滋肝敛酸、降逆和胃、转顺气机为宜。

    方药:姜竹茹10克、陈枳壳12克、茯神20克、石斛15克、北沙参20克、炒川连3克、姜半夏12克、炒诃子15克、炒白芍20克、代赭石15克、炒丹参15克、白檀香6克(10剂)。

    药到病除,至今未再复发,堪为奇效。

    按:吞酸一症,昔河间认为主热,东垣认为主寒。徐经世认为该病由肝郁日久、肝阴亏虚、肝气横逆犯胃所致,且合并胃失通降,胆随胃降的机能失权,遂出现胆汁返流。故《灵枢·四时气》有云“邪在胆,逆在胃……”和后世“肝随脾升、胆随胃降”之理均说明脾胃升降与肝胆有直接关系,所以治疗此例吞酸拟用滋肝敛酸,镇逆和胃,转顺气机之剂较为切体。方用一贯煎和温胆汤之意以滋肝敛酸、降逆和胃、转顺气机,并佐黄连以辛通苦降,抑制肝木,而代赭石与檀香同伍则可行气降逆,使胆胃和谐,则收全功。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很多患者呢经常跟我讲,你看我舌头中间有裂纹,很担心我这是怎么了。我们看,一共有四种情况,第一个,阴虚血亏,第二个肾阴不足,第三心血不足。这三种情况基本算一个情况,就是第一种,阴虚,阴虚血不足。第一个考虑舌头特别薄,瘦,小,同时呢中间......
  • 大家好,那么今天呢我们讲一下脾虚和肝火旺的问题。现在肝郁和脾虚的患者是非常多。实际上呢很多疾病它往往有一个同样的症,肝郁脾虚。就是第一个我们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说有人讲,我气虚啊,我乏力等等,这个都是是脾虚来的。但是肝郁有什......
  • 大家好,便秘呢也困扰很多朋友。那么什么叫做便秘?你是否有便秘?首先你要搞清楚。第一个是大便的周期的问题。首先一周之内大便小于三次。有的患者说你看我大便两天一次,这样的话肯定就不属于了。但是呢咱们讲三天一次,四天一次,这个就是便秘。第二个大便......
  • 大家好,最近呢我遇到一个患者,他的特点是什么呢?二十四小时出汗,早晚都出汗,白天呢稍微移动吃点儿饭,大汗淋漓。晚上呢睡觉之后呢,半夜一看这个枕头上都湿了,都是出汗,那么这种汗呢它是有不同,白天的出汗我们叫什么呢?叫做自汗。那么自汗的原因是什......
  • 大家好,有人问他说天天放屁,他说排毒,这个天天放屁呢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就是首先从西医讲肠道菌群失调,第二个便秘,但是这俩是相关的,便秘有可能就是肠道菌群失调形成的。然后第三个肠炎或者可能有一些更严重点,可能有肠癌的反应。那么从中医辩证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