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扶正补虚仙鹤草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名医干祖望创制并善用扶正补虚的良方“三仙汤”,其中的主药就是仙鹤草,其谓:“脱力草者,仙鹤草也……凡无外邪的各种疾病而神疲怠惰者,都可使用……效果殊佳。因之余常戏谓之‘中药的激素’”(《干祖望医话》),此诚非虚语。

    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性味苦涩而平,功能主要是收敛止血,通常广泛应用于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身体各部分出血之症,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单用或配伍应用。另外,仙鹤草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强壮扶正补虚,在辨治脱力劳伤、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虚自汗、心悸怔忡等症中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正如干祖望所说:“凡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疲劳怠惰或重劳动之后的困乏等,土语称‘脱力’。于是到药铺里抓一包脱力草(不计分量的)加赤砂(即红糖,也不拘多少),浓煎两次,服用,一般轻者1~2服,重者3~4服,必能恢复精神。”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在其编著的《现代实用中药》中概括仙鹤草的功能“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

    国医大师朱良春亦善用仙鹤草的扶正补虚功能,单用本品“治疗气血虚弱之眩晕,有一定效果”;还常以“仙鹤草配黄芪、大枣,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非常重视仙鹤草的“强心作用”,认为,“此为新发现,为过去文献所未载。”

    四川省名中医余国俊在应用柴胡桂枝汤时因虑方中人参壅补,“改用仙鹤草30g~50g,效验即彰”,谓“此药扶正力宏而不留邪,绝无西药激素的不良反应。”

    笔者临证中也经常以仙鹤草的扶正补虚之功,在经方中灵活配伍应用,收效良好。

    一是在辨治汗证时,不论是自汗还是盗汗,皆在对证方药中配伍仙鹤草30g~45g,考虑汗证多责之于虚,而仙鹤草一则有强壮补虚之功,可补益脱劳虚损;二则有收敛止血之功,古人云“血汗同源”,能止血,就可敛汗,用之疗效甚好。

    二是外感邪入少阳,或太阳少阳合病,如患者有发热、咳嗽等症,在应用小柴胡汤或柴胡桂枝汤时,常将方中的人参易为仙鹤草30g左右,疗效甚好,且仙鹤草入肺经,对咳嗽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能治咳血,亦能止咳。

    三是在辨治心悸怔忡伴乏力时,也常在对证方药中加用仙鹤草30g~60g,既能补益气血,还能活血养心,每获较好的疗效,正如朱良春所说,“仙鹤草能行血止血,止血中寓宣通。”

    笔者临证体会,仙鹤草的应用是比较安全的,但成人最大量不宜超过60g。

更多中药材
  •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把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混淆,甚至在临床上,也会出现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饮片混淆的的现象,那么,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方便大家辨别苦地丁和紫花地丁,下面我们来看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
  • 最近有听说过一种名字很好听而且还有护肤作用的花,就是紫花地丁,可是到底紫花地丁的护肤作用是真的吗,紫花地丁并没有护肤作用,那么它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
  • 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与黄花地丁、蒲公英经常同用,紫花地丁的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疗肿、且解蛇毒,那么长期服用地丁草有哪些副作用呢?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疗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目赤肿痛。主要用于咽痛,黄疸,痢疾等症。临床应用......
  • 相信针对那些长期站着工作的朋友们来说,工作一天下来都会感到双腿酸痛,并且腿肚子还犯有胀痛的感觉。其实长期保持着站立的姿势就非常容易让我们腿部的血管硬化,从而出现静脉曲张的症状。于是就有朋友提出,静脉曲张吃啥中药好呢?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个疑问......
  •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