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刺治急性腰扭伤见效快

    彭勤建 杨再伟 重庆市秀山县传染病医院

    2001年以来,笔者运用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58例疗效显著。循经配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轻症只需5~10分钟,严重者一般1~2天,则可获愈。见效快,简便易行。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5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男49例、女9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9岁,平均38岁;后仰不利12例;病程最长3天,最短约1小时。腰部疼痛,不能伸直,屈伸俯仰、辗转起坐则疼痛加剧。均未见有急性腰部韧带损伤或关节突骨折及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

    治疗方法 患者均取站位,边针刺边嘱其活动腰部。①转侧不利者取外关穴(双侧),阳陵泉(双侧),常规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快速进针,外关穴直刺1~1.5寸,阳陵泉直刺2~2.5寸,采用由弱至强的刺激手法,边针刺边嘱其活动腰部,至疼痛明显好转或消失为止,不留针。②前俯不利者取人中穴、委中穴(双侧),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人中穴向上斜刺0.5~l寸,委中穴直刺2~2.5寸,由弱至强刺激,人中穴针至双目流泪为止,委中穴以针感向双足扩散为度,同时嘱其活动腰部,自感向前弯腰时腰痛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止,不留针。③后仰不利者,取殷门穴(双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直刺2.5~3寸,由弱至强刺激,同时嘱其活动腰部,自感后仰时腰痛减轻或消失为止,不留针。④如腰部沉重有负物感时可加肾俞穴(双侧)及太溪穴(双侧)直刺1~1.5寸,平补平泻,不留针。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腰部活动正常者。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而腰部尚感不适者。无效:症状有好转,但治疗5天仍未达“好转”标准。

    治疗结果 痊愈52例,占89.7%;好转5例,占8.6%;无效1例,占1.7%;总有效率98.3%。

    典型病例 张某,男,35岁,2005年9月15日就诊。1小时前因搬抬食品,姿势不当而扭伤腰部,当时感到腰部剧烈疼痛,不能转侧,于腰骶部或髋脊部明显压痛。脊柱生理曲线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诊断为急性腰扭伤。取外关穴(双侧)、阳陵泉(双侧),穴位皮肤消毒后快速进针,边提插捻转边嘱其活动腰部,逐渐加强刺激,患者自述腰部疼痛明显好转,5分钟后,腰部剧痛基本消失,转侧如常,惟感腰骶活动时有酸重感,仍按上法治疗,并加肾俞穴(双侧)及太溪穴(双侧),平补平泻,不留针。治疗3天劳动工作如常。

    讨论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而阳维脉沿足少阳经行于两侧腰胁部,有通络止痛功能。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八会穴之一,即筋会阳陵,有舒筋活络之功能。二穴共用可止腰痛、舒筋络。人中穴为督脉穴位,主治腰脊强痛。委中穴为足太阳经合穴,舒筋活络,主治腰背膝痛。殷门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主治腰脊、腿股疼痛,《针灸大成》谓腰脊不可俯仰取殷门。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调利肾气、通利腰脊。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足少阴肾经所注为“输”,滋阴补肾,主治腰脊痛等。

更多中药材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50多岁的一个女性,她来的时候跟我说,就是这个体质状况,就是怕冷,乏力,有时候打嗝嗳气,有时候呢还有胸闷,总爱跟这个女儿生气,这母女俩也总吵架,晚上呢失眠,她这个。情况啊,他之前呢,到那个诊所去看过中医,也吃过一段时间中药......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临床案例,这是一个女性患者, 59岁,她的主要症状呢就是口粘腻,口渴口干,颈肩腰痛,还有那个大便粘呢,肠子咕咕响,怕冷,移动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难,多梦啊,有时候经常做噩梦,眼前还有飞蚊症,容易眼睛流泪,还有手指麻,手指和......
  • 大家好,春天呢,中医认为属木,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些树木啊,草木啊都开始生长发芽了,那么这个时候呢,人体呢,也会出现这个木气偏旺的情况,人体的木呢,中医认为对应着我们的肝,肝属木,这个时候肝木偏旺,郁而化火的情况比较多见了,那么最近呢,......
  • 这个患者是一个小患者,21岁,马女士,她是一个学生,她来的主要就是口臭,牙龈愿意出血,早晨起来口内出血比较明显,自己刷牙呀,漱口就觉得口里边儿有腥味儿,平素呢她吃饭是喜欢吃冷饮,大便还常常干燥,有点面红目赤,那么看她的舌象呢?就是舌红苔薄黄......
  • 那么首先一点,大家要辨别自己是不是失眠,有一些人呢,可能最近出现了一些烦心事儿,或者是感觉生活上有些不如意,但是过两三天解决之后,那么就可以正常入睡,那么这些人群呢?我们可以不把它当做失眠,换句话说,偶尔出现的一两次失眠,大家不要去紧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