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立足脾胃止带下

    李某某,女,30岁。2005年9月17日初诊。患者带下量多2年余,时腹中作痛。西医院诊断为霉菌性宫颈炎,进行过抗真菌治疗,效不佳。北京中医药大学聂惠民教授诊见患者带下量多,色黄,外阴瘙痒,身体倦怠乏力,胃脘胀满不适,便稀,脉沉弦细,苔淡黄。证属下焦湿热,兼胃热脾寒。治以清热燥湿,健脾和胃,方用二妙散合半夏泻心汤化裁。处方:苍术10克,黄柏12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法半夏10克,党参12克,金钱草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生黄芪15克。14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14剂后,带下量减,色转清,腹痛缓解,便仍稀,继续以前法调理。上方去金钱草,加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山药15克。14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方14剂后,带下量减,腹痛未作,患者按底方自行去药店又拿了14剂。现带下正常,外阴痒止,仍以前法巩固疗效。

    按:本案带下量多色黄,当为下焦湿热所致;然身体倦怠乏力,胃脘胀满不适,便稀,脉沉弦细,苔淡黄,又为胃热脾寒之心下痞证,故治疗时,不可单纯考虑下焦湿热带下,必须兼顾脾胃,且要考虑到脾虚湿盛是带下病产生的原因。

    初诊时,患者以带下病最为痛苦,故治疗当以清热燥湿为主,兼以健脾和胃,用二妙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苍术、黄柏为二妙散,功擅清热燥湿止带,配金钱草、金银花、连翘,加强其清解湿毒之功;生黄芪与半夏泻心汤之主药黄芩、黄连、法夏、党参、干姜、炙甘草,寒温并用,健脾和胃,服药2周后,带下量减,色转清,腹痛缓解。二诊时,带下病证减轻,但大便仍稀,说明脾虚运化水湿之功仍弱,故又在原方基础上增加健脾去湿之茯苓、炒白术、山药,守方服药1月后,带下正常,外阴痒止。由此可知,对于素有脾胃不和的患者,治疗时尤其要注意顾护脾胃。(聂惠民名医传承工作站:郭华 张宁 李献平 路广林 张秋霞)

更多中药材
  • 那么肛是指肛门,我们古代,称肛门为谷道,那么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日撮谷道100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这是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每天收缩、收紧这种肛门100遍,也就是这种提肛运动,治病消疾又延年,而且古人还说了,谷道宜常撮,就是指,我们每天生......
  • 患者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男孩儿,他来诊的时候就告诉我说咳嗽已经有半个月了,半个月之前,得了感冒,发了几天烧,自己吃点药之后缓解了,不发热了。然后,现在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咳嗽,咯黄痰,嗓子也不疼,肺子里面也没有说胸闷的感觉,鼻子也通气儿,鼻子也......
  • 就是告诉我们,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温差变化比较大,那么在春天我们要多穿一点儿,不要说特别怕热,一热就着急把衣服全剪掉。秋天,你也不要着急加衣,一定要是根据气温的变化来适当的增减衣物,调摄寒温,避免出现了这种,因为过寒过热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
  • 那么结合临床的实践,我认识到这种结节类的疾病,它也是分寒症和热症。什么概念呢?说阳化气,阴成形。这种有形的结节是由于阳化气的这种功能失常所导致的,那么它分为两端,第一端呢,是阳化气的功能太过了导致阳热太盛,这种热性结节的产生是什么原因呢?是......
  • 那么在临床当中,失眠分为各种类型,有的人表现也不太一样,但是终归起来,失眠就有两个核心的要点,我们一定要了解。失眠的两个核心要点,在我看来,第一火热扰及心神,心神不宁它就容易失眠,第二点,心血不足,不能够濡养心神,这样也会导致失眠。那么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