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胃轻瘫综合征分型治疗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胃轻瘫综合征是一种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多数糖尿病患者易发此病。其主要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早饱厌食、餐后胀甚,饮食减少,反复嗳气,恶心干呕或呕吐,体重减轻,甚至胃石形成。内窥镜检查胃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肝功能、B超、X线等检查胃无下垂,肝、胆、肠、胰、脾均正常,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排空试验及胃电活动记录均提示胃排空延缓;无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等全身性病变;无腹部手术史。

    胃轻瘫综合征患病率较高,相当于中医学“痞满”、“腹胀”、“反胃”等证范畴。其发病机制不甚明了,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满意。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胃中积热 由于喜食辛辣,饮食积滞,运化失职,日久化热而致。症见食后脘腹胀满,痞胀不舒,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吐物酸臭,口干口渴,面红烦热,溲黄便秘。舌红而干、苔黄厚腻,脉象滑数。方选竹茹汤加减,药用半夏、陈皮、竹茹、栀子、生姜、黄芩、黄连、白芍、枳实、神曲、旋覆花、枇杷叶等。兼腹胀甚者加厚朴、麦芽;便秘甚者加大黄、芒硝;呕恶甚者加藿香、砂仁。

    痰湿阻滞 由于长期恣食生冷、甘肥,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痰湿内生而致。症见早饱纳呆,胃脘痞满,头晕目眩,胸闷恶心。舌质淡,苔白腻,脉象滑缓。治宜燥湿化痰,醒脾开胃。方选二陈汤加味,药用苍术、白术、厚朴、半夏、茯苓、豆蔻、佩兰、陈皮、桔梗、藿香、山楂、麦芽等。兼脾胃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脾胃阳虚者加干姜、桂枝;气滞者加枳壳、木香;眩晕明显者加天麻、菊花。

    肝脾郁结 其病虽在脾胃,但与肝关系密切,由于情绪抑郁,则使肝气失于疏泄,脾胃升降逆乱而致。症见纳差脘痞,便溏体倦,遇事焦虑,胸胁胀闷,常喜叹息,或有干呕。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缓。治宜疏肝理脾,行气和胃。方选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枳壳、白术、当归、白芍、茯苓、陈皮、郁金、乌药、砂仁、薏苡仁等。兼气郁化热者加姜汁、黄连;胃气上逆者加半夏、生姜;脾胃气虚者加黄芪、党参。

    脾胃气虚 由于素体脾虚,中气衰退,恣食生冷甘肥,或病中过用寒凉,损伤脾胃而致。症见食少纳呆,脘痞满闷,饥不欲食,便溏,神疲肢倦。舌质淡胖,苔白,脉象缓弱。治宜补脾健胃,升阳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枳壳、陈皮、苏叶、山药、鸡内金、炒麦芽、焦山楂等。兼脾胃阳虚者加干姜、桂枝;胃阴不足者加石斛、沙参、麦冬;心血不足者加当归、丹参;痰湿者加半夏、茯苓。

    同时还要注意自我调养,尽量做到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定时定量,勿过饥过饱,少吃辛辣、生冷肥腻;加强文体活动、身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