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伪膜性肠炎分型治疗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伪膜性肠炎又名手术后肠炎、菌群失调性肠炎,是由于大量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所致肠道细菌数量及比例失调而成,使之肠道黏膜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伴有伪膜形成或广泛出血为主。正常肠道中存在很多共生菌群,除大肠杆菌外,还有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真菌及病毒等,它们已经相互适应,一般不会致病,但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时,才会引起本病。临床表现为腹泻频繁,为黄绿色稀水样便,或胶冻状黏液便,严重者每日达10余次甚或大便失禁,常有里急后重,腹部钝痛,多数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甚至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

    本病属于中医学“飧泄”、“濡泄”、“注下”等证范畴。主要病因为久病、创伤及药物等,使之气血亏损,脾虚失运,感受湿热病毒。“湿盛则濡泄”,“热盛则暴注”。湿热阻滞中焦则肝脾不调,胃失和降,脾失运化,清浊不分,混杂而至大肠泄泻;若肝旺伤脾,脾阳虚极,肝脾不和则肠鸣如雷,绿水样泻;若湿热过盛,伤及血络,迫血妄行,故重症可见呕吐物及大便带血;若毒热入营血,阴血大伤,则见热深厥逆、亡阴亡阳等危候。病机为湿热中阻,升降失司,清浊不分,以致倾泻无度,若热入营血则见高热神昏或迫血妄行。治疗以分利清浊,清热解毒为主。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毒热内盛

    症见高热烦渴,倾肠暴注,大便蛋花水样,小便短赤,甚或衄血,重则四肢逆冷,神志昏迷。舌质红绛苔少,脉象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固脱,方选解毒清热汤加减,药用水牛角、生地炭、金银花、败酱草、紫花地丁、大青叶、车前草、薏苡仁、丹皮、赤芍、黄连、黄芩、滑石、甘草等。若口渴甚加石斛、沙参;神昏谵语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四肢厥逆,阳气欲脱者另用红参、炮附子煎服。

    热盛阴亏

    症见高热不退,或日晡潮热,口干欲饮,颧红或五心烦热,小便短赤,便稀频泻。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养阴解毒,分利清浊。方选益胃汤加减,药用生地、沙参、石斛、青蒿、连翘、苦参、黄芩、丹皮、山栀、甘草、翻白草、蒲公英、车前子等。

    脾虚湿滞

    症见腹痛腹胀,恶心纳呆,大便黄绿水样,泄泻无度,食少纳呆,神疲懒言,面色苍白。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宜健脾和胃,利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山药、炒扁豆、生薏苡仁、白头翁、马齿苋、广木香、茯苓、陈皮、香附、砂仁等。

    脾肾阳虚

    症见形体消瘦,四肢逆冷,畏寒蜷卧,腹胀肢肿,五更泄泻。甚则舌卷囊缩,脉微欲绝。治宜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方选四君四神丸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肉桂、炮姜、吴茱萸、制附子、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山萸肉、石榴皮等。

    若病情严重,可配合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选择对症处理药品,则可获得满意疗效。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那么今天呢我们讲一下脾虚和肝火旺的问题。现在肝郁和脾虚的患者是非常多。实际上呢很多疾病它往往有一个同样的症,肝郁脾虚。就是第一个我们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说有人讲,我气虚啊,我乏力等等,这个都是是脾虚来的。但是肝郁有什......
  • 大家好,便秘呢也困扰很多朋友。那么什么叫做便秘?你是否有便秘?首先你要搞清楚。第一个是大便的周期的问题。首先一周之内大便小于三次。有的患者说你看我大便两天一次,这样的话肯定就不属于了。但是呢咱们讲三天一次,四天一次,这个就是便秘。第二个大便......
  • 大家好,最近呢我遇到一个患者,他的特点是什么呢?二十四小时出汗,早晚都出汗,白天呢稍微移动吃点儿饭,大汗淋漓。晚上呢睡觉之后呢,半夜一看这个枕头上都湿了,都是出汗,那么这种汗呢它是有不同,白天的出汗我们叫什么呢?叫做自汗。那么自汗的原因是什......
  • 大家好,有人问他说天天放屁,他说排毒,这个天天放屁呢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就是首先从西医讲肠道菌群失调,第二个便秘,但是这俩是相关的,便秘有可能就是肠道菌群失调形成的。然后第三个肠炎或者可能有一些更严重点,可能有肠癌的反应。那么从中医辩证来说是......
  • 我们今天呢给大家呢简单的来说一下。那么第一个肺火,肺呢是为娇脏,既怕寒又怕热。受寒之后,寒气入里就会化热。就是我们讲的肺火,有咳嗽呀、痰黄这些表现,感冒加重之后浑身发热,然后灼伤肺经,会出现什么呢?就刚才说的那种肺火,甚至如果重的话,咳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