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痛证病机解

    范铁兵 高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是患者的主观感受。任应秋云:“身体内外发生一种难于忍受的苦楚,叫做痛;痛而带有一些酸感的,叫做疼。”疼痛可发生于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既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也可以单独出现。究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诸痛属心”论治。

    不通则痛

    不通则痛是指由于外感之邪、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致经脉闭阻不通,阴阳之气相搏,气血逆乱,攻冲经脉而出现疼痛。

    中医学认为人身经脉流行,气血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如是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养,病邪不着,则何痛之有?“不通则痛”虽为后世医家之语,而实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此为寒邪客于脉中,气不通则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亦。”此为热邪客于肠中,煎灼津液,阴虚便不得出而痛。《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此为卧起外出,感受风邪,阻滞经脉致痛。《灵枢·五邪》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此是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通而痛。临床中刺痛、胀痛、重痛、绞痛、窜痛、固定痛以及外伤性疼痛的病机皆属此类,故可以按照“不通则痛”论治。

    不荣则痛

    不荣则痛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阴、阳虚损,使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滋润、濡养而发生的疼痛。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脉正常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温煦,阴津的滋润。这样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则痛何来?反之如果气血阴阳虚损,则人体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被破坏,病自来矣。《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这就是指气血虚损,无以濡养、温煦经脉所致的疼痛。《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通。”此是机体血虚不能濡养经脉而导致的疼痛。《素问·举痛论》云:“厥逆上气,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痛死不知人”此是阳微阴竭而致痛。临床上空痛、隐痛、痛而喜按者,皆属此类,因此可以按照“不荣则痛”论治。

    诸痛属心

    诸痛属心是指大多数疼痛可归因于心。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神随血脉布散于周身,正如《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血者,神气也。”故诸痛属心是通过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实现的。《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说明了心主神明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云:“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均说明痛的产生与心有密切的关系。故临床治疗疼痛性疾病皆可适当选用引药入心经的药物,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尤其是在针灸治疗中对于疼痛性疾病选用心俞,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故临床中对于应用“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原则治疗的同时,可同时按照“诸痛属心”的原则论治。

    总之,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其部位可遍及全身,临床治疗中应从治病求本的原则出发,本着“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诸痛属心”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解除病人痛苦。

更多中药材
  • 那么如果长期的这种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很好的救治的话,那么它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继而与食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它也可以被视为这种癌前病变,那么因为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接触的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多,尤其是这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所以说......
  •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