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钟志明辨治腰椎病经验

    钟麒 王园兰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朝阳社区医疗服务站

    腰椎病(含骨质增生、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论性别、年龄均可罹患,但以中老年人为多。究其原因可能与气候条件、居住环境、个人体质和抗病能力有直接关系。中医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济生方》更明确地指出:“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江西宜春市中医院教授钟志明认为,治痹的关键,要把握一个“通”字。要辨清寒热真假,标本虚实,必须综观脉证,权衡轻重,兼顾各方。治疗原则是以祛邪通痹为主,益气和营、扶正固本为辅。

    基本方:独活寄生汤化裁。药用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杜仲、川夕、黄芪、生牡蛎、刺蒺藜、甘草。

    方中独活、寄生、秦艽、防风、杜仲、当归、黄芪、甘草祛风除湿、养血和营、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细辛一味外解太阳之表,内散少阴之寒,与独活相配,可搜风通痹,有寒必用。生牡蛎软坚散结,削减增生之赘物,刺蒺藜搜风散邪。诸药相合,共图祛邪通痹、益气和营、扶正固本之功。

    加减法:寒盛加制川乌、制草乌、全蝎;热盛加生地黄、牡丹皮、葛根,去细辛;湿盛加苍术、黄柏、猪苓、泽泻;痛盛加白僵蚕、地龙、玄胡。

    典型病例:彭右,56岁,本市袁州区彬江镇农民,2006年11月8日初诊,主诉是腰痛,着定不移,双下肢麻痹酸胀两天,转侧屈伸不利。伴恶寒、纳差、神疲,舌红苔白,脉弦紧。综观脉证,此属风寒湿痹,寒邪偏重之痛痹症。治宜温经散寒,通痹止痛。予以独活寄生汤化裁。药用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5克,防风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桂枝8克,杜仲20克,川夕6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5克,玄胡20克,生牡蛎30克,刺蒺藜20克,甘草5克。6服,每日一服,水煎服。

    二诊:服6服病减,恶寒已去,腰腿痛减轻,舌红苔薄黄,脉弦。守方去桂枝、细辛、制川乌、制草乌,加赤芍15克,葛根60克,虎杖30克。调理月余,诸症悉除。随访6月,安然无恙。

更多中药材
  • 那么结合临床的实践,我认识到这种结节类的疾病,它也是分寒症和热症。什么概念呢?说阳化气,阴成形。这种有形的结节是由于阳化气的这种功能失常所导致的,那么它分为两端,第一端呢,是阳化气的功能太过了导致阳热太盛,这种热性结节的产生是什么原因呢?是......
  • 那么在临床当中,失眠分为各种类型,有的人表现也不太一样,但是终归起来,失眠就有两个核心的要点,我们一定要了解。失眠的两个核心要点,在我看来,第一火热扰及心神,心神不宁它就容易失眠,第二点,心血不足,不能够濡养心神,这样也会导致失眠。那么这位......
  • 那么这种肠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们重视,之前跟大家科普过一句绕口令,说肠息肉一般呢,他不会转化为肠道的恶性肿瘤儿,但是肠道的恶性肿瘤儿多半是由肠息肉发展过来的,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肠息肉......
  •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